-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准确定位服务全民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4-19
□齐雅文
从儿童时期的绘本到学生时期的文学名著,从科学知识到历史读物……种类丰富的图书伴随着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媒体开设阅读主题的周刊和版面,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多报道方式,为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媒体力量。
通过采访和观察,记者发现,当前,媒体开设阅读主题的周刊和版面,在报道内容上不仅仅是新书好书的简单介绍、作家的深度访谈等,而是十分注重读者的体验感,努力探索更加丰富的报道形式。
以《贵阳日报》最近推出的“寻访名家书房”系列报道为例,该系列报道选择走进书房的形式,满足了读者对这些知名作家、学者、艺术家和文化名家的好奇心,带领读者沉浸式参观书房,增强体验感、现场感。再加上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阅读体验和观感都十分特别。
以《浙江日报》等为代表的省级媒体以及以《广州日报》《贵阳日报》为代表的市级媒体,读者目标群体聚焦则更为精准明确。因此他们在推出阅读报道或活动时也呈现出切口更小的特点,选题内容会更加注重本土化内容的深挖,阅读推广活动也更加注重服务本地,挖掘出更多的地方文化发展路径。
在采访中,记者还深刻感受到,全媒体时代,媒体也十分重视报道形式的多种呈现。《解放日报》针对同一篇文章,在从纸质版的《读书周刊》移至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书房”栏目的过程中,不仅对文章长度进行控制,还重点改造文章标题。相比报纸标题,修改后的网络标题更大胆、更俏皮。可见,挖掘报纸优势,结合网络特点,让两者形成互补,目的都是让报纸周刊和版面阅读主题内容更加深刻、更有厚度、更有公信力,再搭上网络的快速、多元、互动车道,最终实现向纵深拓展影响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