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贵州长征国家公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传承贵州大地上的红色基因

作者:洪玉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3-28

  □本报记者 洪玉华

  

读者在新华书店(贵阳云岩广场店)体验嵌入“红色记忆平台”项目内容的数字阅读桌。

贵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 供图

  3月18日,贵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与贵州省图书馆达成资源合作,在省图书馆长征主题馆安装红色记忆阅读屏。

  红色记忆阅读屏是“红色记忆・贵州长征国家公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项目(以下简称“红色记忆平台”项目)的传播载体之一。此次合作是贵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弘扬红色文化又一举措。事实上,“红色记忆平台”建成后不只线上传播,还落地全省各地新华书店、贵州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场所,以进书店、进基地、进社区、进学校、进景点、进军营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上线下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此外,“红色记忆平台”还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以及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数字出版精品项目。

  把红色资源数字化系统化

  贵州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停留时间最长、留下遗迹最多的省份。2019年,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贵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启动“红色记忆平台”项目。

  贵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世同说,项目建设之初,贵州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及贵州出版集团相关领导就提出“从出版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充分利用新技术、满足大众多样化需求的创新平台”的总体建设思路,并寄希望该项目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作出积极回应和实践探索。

  目前“红色记忆平台”数据库第一期收录了贵州出版集团出版的经典红色图书及典籍35册,以及贵州省党史办、贵州各地长征文化纪念馆等单位提供的大量内容资源,包含贵州省各地区长征遗址词条1433条、长征建筑词条174条、长征文献27个、长征事件词条220条、长征文艺诗词歌107条、长征研究词条159条。长征人物资料库中包含了红色人物191个,其中红色人物书信词条584条。

  “我们以‘一主库多子库’模式构建数据库主库,同时构建了长征红色人物资料库、长征故事图书馆、长征器物回忆录和红色文化旅游‘红色黔行’等五大子库,并建设了‘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库及地区红色文化专题库等数据库。”刘世同说,平台以贵州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并根据长征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功能细分,提供资源聚合、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多维度检索、个性化阅读和推送等服务,形成一个全面覆盖又具有区域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以红色文化凝聚年轻受众

  “红色记忆平台”上线后,项目组成员走进高校、书店等开展了诸多宣推活动,吸纳了一批年轻用户。

  “我们首先选择4个重点红色地区书店进行现场宣传,包括遵义市遵义会议会址1935书店、铜仁市印江木黄会师纪念馆书店、黔东南地区黎平会议会址书店、黔西南地区晴隆阿妹戚托二十四道拐书店。”刘世同说,以书店为依托来组织红色文化宣演活动以及沙龙讲座,提高了项目知名度以及硬件的使用率。

  遵义会议会址内的1935红色书店,是内嵌“红色记忆平台”数字阅读桌的首家试点单位。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不少读者对“红色记忆平台”数字阅读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时有读者主动询问、试用,并对“红色记忆平台”项目提出了许多极具建设性的建议。数字阅读桌在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9个地区的新华书店进行投放的过程中,项目组跟进市场反馈,作出调整与回应,不断优化,确保阅读体验满足大众需求。

  “项目建设就是要创新出版产品,让千千万万用户随时共享红色文化资源。”刘世同说,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坚定青少年的理想和信仰。让青少年读懂长征精神,就要更广泛地传送鲜活教材。

  经过一段时间推广,不只书店、高校,“红色记忆平台”项目组还与贵州省司法厅及贵州省警示教育基地达成合作,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提升、拓展相关警示教育主题活动。

  让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为保证“红色记忆平台”收录资源的详尽、真实,项目组成员实地走访了长征相关文化场馆,在了解当地长征文化历史的同时,与馆长、馆员进行深入交流,听取并收集该地的乡村红色文化资源。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就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中的高尚道德品质,能够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树立良好榜样’的依据;红色文化历史中关于党的基层建设、政府治理和群众动员的先进经验,能够为建立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提供方法指导。”刘世同说,红色文化是广大农村群众同甘共苦建设美丽乡村、共创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故事可以拓展乡村文化建设的视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红色记忆平台”项目将持续关注乡村红色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遗产保护利用,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推进红色文旅融合,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凝心聚力,助推乡村发展。

  “不只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对‘红色记忆平台’还有很多规划。”刘世同介绍说,贵州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在贵州“四新四化”大背景下,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项目组将持续加强与贵州红色景区、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及省外红色内容出版单位的合作,丰富平台的红色文化资源及人文内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整体联动,拓展贵州省红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