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出版社:
围绕“一库四平台”探索数字出版转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1-24
□本报记者 张雪娇
前不久,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度出版融合特色单位。“此次入选是主管部门对化工社坚持探索数字出版、取得融合出版阶段性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郎红旗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化工社作为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积极探索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模式,以国有资本预算和文化产业专项支持的重大项目为带动,在数字资源、在线教学、知识服务项目的研发和运营方面取得成效,初步形成具有化工特色的融合出版产品及平台体系,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立足优势内容资源
深入开发融合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年来,化工社始终将数字融合出版作为“一把手工程”,社领导筹划顶层设计和业务布局,确立了以“一库四平台”数字产品体系为骨架的融合发展方向,在融合出版的探索之路上取得初步成效。
“一库四平台”中的一库并非是建立1个数据库,而是指建立化工社全品类图书的数字化资源库和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开发的多种媒体形式的原创数字媒体资源库。具体来说,就是与纸质图书的生产同步制作XML结构化数字资源,根据用户需求自主建设各种类型的多媒体数字资源,及时入库,动态更新,序化管理,形成支撑融合出版的基础性常备资源库。
四平台也并非是建立4个平台,而是聚焦化工社科技、教育和大众出版三大主营业务,面向不同服务群体,逐步建成的四大融合出版平台体系,包括化工企业终身培训平台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平台体系、装备制造业知识服务平台体系和“易读书坊”融合出版平台体系。
2021年,化工社保持定力不铺摊子,坚持以既定的4个平台体系,分别服务专业用户、院校师生和社会读者,以增加精品内容供给、提升运营服务质量为目标,不断丰富优质内容资源,深入开发融合型数字产品。
郎红旗介绍,2021年,化工社全新设计的融媒体演播室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服务全社数字资源开发制作、新媒体运营、电商营销推广的能力全面提升;“易测”在线题库、“化工教育”在线平台、“中国制造2025数字出版知识挖掘与服务创新平台”等数字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并通过验收;全年自主开发建设并验收入库的数字资源达到近22万个,4个平台体系新增上线的在线课程达到760多课时,新增服务用户13.7万,在线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40.1%。
值得一提的是,化工社2021年出版纸数融合的图书381种,发行76万余册,由此带动销售码洋6035万元,有力地支撑了全社生产经营任务和双效目标的全面完成。
创新产品优化服务
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
随着一批融合出版项目陆续上线运营,化工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以内容优质、定位精准、服务周到而逐步赢得用户群体的认可,社会应用范围稳步扩大,得到各级管理部门、部分高校和社会用户的充分肯定。
其中,化工安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被国家应急管理部及各省应急管理部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可信培训平台,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2854万人次,学习时长逾500万小时。《了不起的中华文明》融合音频出版项目入选2020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
“指尖探索・科学”在线学习平台面向中小学师生,开展科学素养和科普教育。化工社建成了一批优质的科学图片和音视频资源,不仅在自己的平台获得应用,还通过喜马拉雅等第三方平台广泛传播。其融合出版项目《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图书获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在结项验收中获得“优秀”评价。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化工社汇集旗下在线教育全平台,向全国高校师生免费提供8200余种数字教材和1400余门在线课程,受到普遍赞誉,并荣获2020年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社会责任贡献单位”称号。时至今日,化工社仍对疫情突发地区高校提供免费数字教材,其在线教育平台经受住了大范围多用户的实战检验,平台的技术水平、资源总量和用户数量不断提升,运营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经济效益方面,化工社针对融合出版项目具有专业属性强、用户群体知识层次高、产品体验要求高的特点,制定了“质量优先,保障服务,着眼长远,积极稳健”的运营推广原则,从潜心培育市场开始,通过提供免费公益课程、免费开放部分基础资源、免费试用体验等,逐步积累和转化用户,赢得口碑,稳扎稳打推进市场化运营,取得初步成效。
郎红旗向记者举例,化工安全培训、在线教育、装备制造业三大平台体系,近3年的运营收入复合增长达到25.8%。同时,化工社有71%的编辑尝试了融合出版模式,拓展近1500种纸本图书的融合出版业务,融合出版产品累计净发量达到978.03万册,净发货实洋3.09亿元,有力支撑了主业发展。
优化数字产品体系
提升融合出版能力
一直以来,化工社始终把服务化工行业作为核心使命和中心任务。在融合出版的整体布局上,化工社发挥深耕行业、长期积累形成的内容资源和深厚的用户基础优势,突出行业需求,集中优势资源,优先保障服务化工行业的融合项目。那么,2022年,化工社在融合出版方面还将有哪些战略部署?
对此,郎红旗表示,2022年,化工社继续将数字出版向纵深推进,与书刊业务深度交融。具体来说,就是保持定力,坚定“一库四平台”的数字出版发展方向,提高数字技术在出版业务中的渗透率和贡献度,推动数字出版逐渐嵌入各出版分社的主体业务,成为各部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稳步推进数字出版与书刊业务在选题和产品策划、内容资源建设、生产制作流程等各环节的深度耦合,促进书刊编辑、数字编辑等相关人员提升融合出版的能力素质,培养锻炼一批复合型人才。
在技术驱动方面,化工社将突出技术驱动出版融合的作用,提升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提高对新技术手段、新媒体渠道的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出版流程的有机结合,加强生产流程、产品形态、服务方式、营销推广的全面创新,探索区块链在数字版权保护方面的落地应用。
同时,化工社还将提高融合型产品的策划研发和运营能力,促进线上服务收入快速增长。“化工社出版业务横跨科技、教育、大众、少儿等众多领域,我们将根据不同大类业务的特点探索多元化的融合出版模式。”郎红旗说,化工社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内容资源,适配不同用户群体,灵活运用差异化策略,研发或优化多种形式的数字产品体系,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增加线上内容的付费阅读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