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产业已融入数字经济新浪潮

作者: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1-24

  □本报记者 李婧璇

  

在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游戏企业代表表示,他们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演绎。

资料图片

  数字时代为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助其成长为生机勃勃的茂林。作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游戏产业如何不负时代使命,遵规自律,多元赋能,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新浪潮,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防沉迷是“最大公约数”

  “只有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实好防沉迷这个首要任务,游戏行业才能谈发展,才能谈效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的这番话,道出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游戏行业所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产品品质决定企业能不能走得好,社会责任则决定企业能不能走得远。”在完美世界首席执行官萧泓看来,随着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不断增强,游戏更需要在发展中构筑保护青少年之网,而这离不开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引导与行业的严格自律。

  “所有在运营游戏在2021年9月1日零点全面落实防沉迷新政,所有网络游戏均已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萧泓表示,完美世界致力于为用户打造健康绿色的网络生态环境,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此外,我们还积极配合北京市‘护苗2021’专项行动,成立‘护苗’专项小组,和各方力量一起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他认为,建立健康网络环境是游戏企业和游戏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腾讯来说,我们一直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尤其针对全社会关注的游戏防沉迷问题,我们在行业内率先打造了系统的解决方案。”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介绍说,从2017年年初开始,腾讯先后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健康系统和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率先应用公安权威数据平台强化实名校验、金融级别人脸识别验证等新技术,形成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游戏行为全环节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张巍说:“为了确保防沉迷取得更大实效,除了不断优化整体人脸识别策略,我们还在头部游戏中采用更严格的人脸验证方案。”

  “在实践中,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问题,除了‘硬围堵’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软呵护’,要能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工具。”张巍表示,近些年,腾讯与学界、媒体、社会组织等合作,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亲子沟通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提出了包括DN.A计划、家庭沟通计划等项目,取得了很好的反响。“2021年我们还首次推出‘智体双百’公益计划,首期为城乡孩子提供100间‘未来教室’和100个‘快乐运动场’。”

  “未成年人保护不仅是企业工作的准线,还需要纳入企业的顶层设计。”网易副总裁王怡表示,网易成立了专为未成年人服务的部门网易游戏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将保护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同时,我们将更多资源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倾斜,包括在该领域开发和应用各类前沿技术,以AI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抓手,加以人脸识别,及时拦截和管控疑似未成年玩家账号,有效识别、过滤和阻断网络中的有害信息,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游戏环境。”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今年以来,一系列文化作品融合传统审美和现代演绎,成为耀眼的文化IP,比如《洛神水赋》《唐宫夜宴》等。它们在“出圈”获赞的同时,更激发了广大年轻人的文化自信。

  “一期好的节目能引发广泛的社会效应,我们认为,一款好的游戏也能够成为承袭中华文脉的载体,助力中国传统文化走向‘顶流’。”王怡以网易出品的游戏为例,如与平遥文涛坊古兵器博物馆联动,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在游戏中还原了博物馆镇馆之宝――清中期玛瑙马首短刀,向全球玩家重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的精妙工艺,在全世界的年轻人中掀起了东方文化热潮。

  用中国传统的“说书”作为开头,并且搭配大量中国的传统音乐来烘托气氛……米哈游推出的《原神》这款游戏角色“钟离”的宣传片,目前在海外的总播放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在油管上,一段《原神》中文名字读音教学的视频收获了200万的播放量……《原神》上线一年来,登上68个国家和地区的畅销榜。在过去的一年,在海外的社交媒体上,《原神》的文化输出成为热评不断的人气话题。

  “《原神》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因为我们在创作和宣传的过程中,加入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用一种新鲜的方式向全球用户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米哈游创始人刘伟表示,他们将传统文化巧妙地通过现代的方式进行展现,让游戏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人接受传统文化,喜爱中国文化。

  “以游戏为媒介,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演绎,将社会关注导向主流价值,既是对企业数字化优势的充分利用,也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的担当。”王怡表示,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中国游戏能够成为中国灿烂文化的生动映照。

  科技赋能多元融合发展

  开发功能游戏成为中小学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课件、用AR和VR等技术呈现数字化党史学习教育、参与投建AI超算中心布局新基建、聚焦脑科学研发数字医疗产品……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游戏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价值边界也在不断扩展。

  张巍感叹:“今天的游戏正成为一个拥有更多可能性的超级数字场景,逐渐突破传统的娱乐、文化体验,开始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公共议题解决、社会公益等维度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与新的可能。”

  在世纪华通总裁兼盛趣游戏首席执行官谢斐看来,游戏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不是简单的技术改造,不仅需要实施信息技术来实现多元场景的数字化,营造个性化的需求和体验,还需要激发社会的发展变化,包括知识结构、投入产出、文化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型甚至颠覆”。

  阿里巴巴云游戏事业部/元境副总经理龙志勇坦言,身处一个跨界融合的大时代,云游戏是能够将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相连接的一种业务形态,发端于游戏领域,却具有链接娱乐、生活、服务业等各种场景的能力。“它距离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把数字经济产业赋能当作三大战役来打的话,云游戏就是锦州,有技术难度,但必须先打,战略意义突出、行业价值巨大。”

  借助数字化力量,游戏也在各类公共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不论是在突发的河南暴雨中,《大话西游》等游戏积极提供援助、号召玩家关注灾情,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梦幻西游》手游以IP动画的形式积极科普防疫知识,游戏均展现了广泛触达、灵活高效的新型媒介优势。

  “从助力抗疫、救灾驰援到公益助学,我们持续发掘并深化游戏的多元价值,推动社会公益事业行稳致远。”王怡表示,期待未来游戏能够成为社会普惠发展的推手,帮助公共普惠事业走上“云端”、触达“指尖”,带动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