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各地农家书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场景随处可见
打造接地气的群众党史课堂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2-31
□本报记者 王勤 祝小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田种得好,有余力还可以外出务工,生活富起来,家家的大姑娘、小伙子都不愁谈对象了。”日前,江苏省如皋市顾庄农家书屋内不时传出笑声,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姚呈明绘声绘色地向基层群众分享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老姚讲得生动接地气,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自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开展以来,在全国各地,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场景随处可见。中宣部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覆盖优势、资源特点和群众基础,指导各地因地制宜、融合互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和宣讲活动。
高标准构筑学习平台
第一时间为全国58.7万个农家书屋配好4种党史学习教育指定书目58万多套,配备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主题出版物600余万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文件和学习辅导材料正在陆续配送中……全国各地发挥农家书屋全覆盖优势,构筑起基层党史学习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各地针对农民群众党史学习需求和特点,着力丰富农家书屋党史类出版物配备,建设红色书屋、红色阅读角、红色听书馆等,把农家书屋打造成群众便捷、亲切的学习平台。
福建在全省69个老区县重点提升100个红色书屋,为每个农家书屋增配主题图书200种,打造党史学习的示范书屋。河北鼓励支持省内10家重点出版单位和80家实体书店结对帮建红色农家书屋。河南洛宁高标准打造初心书屋等一批党建书屋,设立党史图书阅读专柜,与红色文化相融合……
与此同时,各地利用数字农家书屋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近指尖。河北在冀云服务平台设立冀农书屋频道,开展红色经典悦读接力、线上打擂活动。四川成都依托农家书屋打造有声图书馆,手机扫码即可收听、阅读党史类图书。甘肃农家书屋“百草园”平台在手机端开通党史学习教育专区和“四史”宣传教育专区,设置“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等16个栏目,集中提供相关数字图书493册、音视频1850部(集),短短几个月阅读量已超200万。
盘活用好本地资源
在吉林集安凉水朝鲜族乡杨木村,“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豪迈宣言已融入全村人血脉,村里农家书屋收集东北抗联战士、抗美援朝战士遗物500余件、相关图书资料等1000余种,成为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具;在贵州,结合长征国家公园建设,10支乡村读书队深入娄山关战役遗址、黎平会议会址等地农家书屋开展“读经典、学党史”主题阅读活动……各地盘活用好本地特色资源,通过接地气、乡土化的活动讲好建党百年故事。
各地注重挖掘一批农村党员,用方言土话向百姓宣讲,让“草根名嘴”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浙江台州组建“乡村民嘴”“五老团队”“90后”等宣讲团,深入农家书屋、文化礼堂开展红色宣讲活动500多场次,惠及3万多受众。西藏比如县培巴村的老党员,组织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尼一起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实况,切实感知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形式、沉浸式的活动也点燃了青少年学习党史的热情。黑龙江克山县克山镇农家书屋开展“书屋学党史 红色润少年”活动,邀请抗战老战士刘国义为全镇孩子们巡讲党史。安徽开展“童心向党 红润皖家”少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省农家书屋、儿童之家组织了100场红色阅读推广活动。宁夏中卫沙坡头农家书屋则聚焦青少年群体,组织“读书+观影”“讲座+交流”“授课+体验”等活动280余场次。
把群众的事办扎实
山东组织出版单位为全省16个地市农家书屋捐赠价值400多万元的优秀适农图书,广西针对村屯群众图书借阅不便在部分偏远村屯示范建设100个“农家读书角”,湖北将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近万个……各地农家书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心声诉求,提供精准文化服务。
如今,小小农家书屋正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学科技用科技、增收致富的“大课堂”。在天津市武清区,此前苦于蔬菜种植的农户已笑开了颜,市农科院驻村工作组进驻农家书屋讲解蔬菜栽培技术后,把集中培训与“田间课堂”结合起来,解决了农户的烦恼。在黑龙江同江市卫国村中心书屋,当地结合中草药饮文化建成“药饮书屋”,配备大量中医药种植书籍,并定期开展中草药种植培训,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农家书屋也成为村里孩子们喜爱的“第二课堂”。湖南株洲依托书屋开展“护苗2021”、暑期“防溺水”等系列专题讲座,开展读书辅导,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安全意识。浙江通过书展平台向四川凉山州农家书屋和乡村学校捐赠图书4万册、购书款15万元,并发起城乡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用书香温暖大凉山。甘肃陇南、嘉峪关、金昌、武威等地在暑假期间鼓励当地退休教师到农家书屋给学生辅导作业,把农家书屋打造成暑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