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领航新征程 澎湃正能量

作者:常湘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1-30

  □本报记者 常湘萍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展示会吸引了众多关注。

资料图片

  网络媒体如何守正创新推动网络媒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如何找寻正能量的“流量密码”?网络媒体应如何履行好社会责任?技术创新如何赋能构建网络生态?11月24日至25日,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技术企业的业界人士及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课题,共同谋划网络媒体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新路径。

  守正创新

  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数字时代,新技术、新模式影响着生产生活方式,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变革,网络媒体也在技术赋能下迎来转型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媒体产业应如何守正创新、健康发展?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网络媒体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有秩序才能保证可持续,大流量必须充盈正能量。要把准“定盘星”,让思想旗帜领航伟大征程;要澎湃“正能量”,让主流价值主导网络阵地;要用好“新引擎”,让技术创新赋能媒体融合;要守牢“安全线”,让文明之花盛开网络空间。

  “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逐步成为广大网民共同的行为准则。”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在内容论坛上为做好应急管理新闻工作,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让权威信息直抵真相,灾害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需第一时间公布权威消息,网络媒体亦应认真核实消息来源;二是用网络精品引领主流价值,让正能量产生大能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三是让理性观点凝聚共识,倡导科学精神,呼唤理性表达,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抚慰心灵。

  网络媒体产业要保持健康发展,应在创新发展的同时,维持网络秩序,打造安全有序的舆论环境。在产业论坛上,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天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网络媒体的安全发展需做到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法治环境建设是确保安全的重要一块,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移动传播规律,但同时也不能为了安全就制约发展,需平衡其中的关系。

  技术赋能

  促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技术赋能媒体创新实践,形成了内容产业的新业态、新应用、新服务。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在全球媒体格局正在快速调整、激烈演变的当下,要奋力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场的权威性、影响力。全媒体时代,应奋力推动“技术+艺术+思想”的融合传播,让主旋律作品“破茧”“出圈”,实现传播力影响力最大化,实现两个效益大丰收。当下,科技迭代升级、裂变式发展,要坚持做科技创新发展的践行者、传播者、引领者,不断在技术与思想、技术与艺术、技术与受众的深度融合上实现新突破。

  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强化科技支撑,科技部于2019年批准建设了4个媒体融合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技术论坛上,4个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分享了其实践与思考。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段鹏介绍,实验室形成了媒体融合服务模式、媒体融合传播与未来形态、媒体信息智能处理、国际传播四大研究方向,并已经搭建起了人才培养、融视频生产、光明影院公益服务、媒体融合传播理论与实践、国家舆情实验室、5G NR广播实验系统六大平台,未来实验室将重点布局研究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

  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介绍了实验室的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分别为主流价值观算法研究、内容智能审核与风险控制研究以及基于传播内容的国家网络空间治理。同时,他还介绍了实验室最新的成果――“白泽”跨模态搜索引擎。

  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新华融媒公司董事长、总裁徐珊娜说,实验室将以新华社数字记者“小诤”项目为起点,着力增强技术预见能力和技术储备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更强动力。据介绍,“小诤”是基于先进计算机图形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的创新实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介绍,实验室牵头研发8K关键系统设备,包括8K电视现场制作系统、8K电视后期编辑制作系统、8K/4KIP信号调度交换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满足电视总控要求的控管监软件系统。这套正在总台安装调试的系统是世界首套超高清电视全IP信号调度交换系统,将为2022年春晚和北京冬奥会8K、4K节目制作和直播提供支撑。

  责任使命

  构建向上向善的网络生态

  构建向上向善的网络生态和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需要各方履行责任使命,共治共享。

  网络媒体是时代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要让主旋律和正能量成为网络的主流量。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在责任论坛上发言时表示,网络媒体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为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应准确把握网络媒体的特点,充分认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局长华清在责任论坛上演讲时表示,网络媒体应从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高度,坚决扛起依法办网主体责任,承担公益普法责任,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作出贡献。

  在责任论坛上,还面向全国网络媒体平台及从业者发出了《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倡议》。倡议书提出,坚持政治引领,壮大主流舆论;加强行业自律,接受各方监督;优化内容供给,做好社会服务;推进融合创新,助力行业发展;维护网民权益,展现责任担当。与会者对此达成共识,表示将更好地肩负起社会责任,携手“共治共享”,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共筑美好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