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版权生态闭环为创作者提供保护和支持

作者: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0-28

  □本报记者 黄琳

  10月17日,由浙江省版权局主办、浙江省版权协会承办的以“登记―转化―保护”版权生态闭环为主题的作品自愿登记工作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版权领域专家、司法界代表、企业代表结合行业实际和自身经验交流探讨版权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在致辞中表示:“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作品的外延越来越大,现在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涵盖了所有文化领域,专门讨论作品登记、转化和保护的问题,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作品登记:注重规范化、标准化

  “作品登记制度是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提高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保障版权交易安全,促进版权有效运用,推动版权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很重要的环节。”浙江省版权协会秘书长吾晓红认为,作为版权公共服务机构,一定要注重版权登记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数字与信息化管理,提高作品登记证书的公信力,使创作者能真正享受到它带来的利益和保障。

  作品登记的规范性问题也得到了绍兴市柯桥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沈海的认同:“目前全国每个省份登记门槛不一,希望可以打通各省之间的登记壁垒,严格统一登记标准,织就全国一张网,将恶意登记者纳入版权登记失信人名单。”杭州知产宝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向健认为,随着版权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增加,作品登记确权的功能和作用也愈发明显,也迫切需要构建公平合理、评估科学的政策体系。

  咪咕数媒一直致力于版权保护工作,严格遵守先授权后传播、先审核后入库的原则,制定了版权管理办法,规范作品引入前的版权审核和作品上架后的版权风险预防。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原创内容中心总监杨鑫表示,随着数字化发展,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在作品发布的第一时间进行确权,将版权登记电子化,打通认证体系,对已认证作品进行标识,做到内容发布即可溯源,问题出现即可提醒、处置,同时将区域化的版权保护向全国扩散。

  版权转化:注重创新力、策划力

  版权转化是版权生态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郑万青认为,版权的转化就是作品的应用和推广,实际上是作品的产品化和市场化,是版权产业的重要内容。

  版权如何有效转化并实现利益最大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节目版权购销中心主任祁汉忠、浙江中胤时尚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兼财务总监潘威敏、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柳明晔结合各自企业实际作了分享。

  浙江广电集团从2014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版权销售,当年销售额就超过3亿元,从2015年到2018年版权销售年均超10亿元。祁汉忠结合节目版权销售、版权衍生品开发、版权文旅拓展三个板块表示:“浙江广电结合广电特色做版权转化,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内容生产和版权精品创作,提升内容版权的品质,形成科学完备的版权运营整体框架和统一高效的版权运用格局。”

  浙江中胤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时尚产品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创意设计公司,通过创意设计体系、供应链管理系统等的建设,公司版权数量快速增长。“只有版权能够实现成果转化,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才能反哺版权工作进一步开展。”潘威敏表示,在版权成果转化上,中胤时尚探索出了自己的时尚产业转化模式,通过版权作品的元素化解构、多品类产品应用延展、完善的产业供应链整合等方式,有效提升了版权成果转化能力。

  作为一家地方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这离不开出版社拥有优质资源并对其进行版权保护和转化的运作。柳明晔以莫言作品版权落户出版社举例,分享了版权精心运营和转化的体会:“重视契约精神、守信重诺、履行合同义务,做好这些是专业出版社的专业水准表现,同时也是切切实实做好版权运营和保护的表现。”

  版权保护:坚持独创性、共赢性

  版权保护作为版权生态闭环中的最后一环至关重要,必然会涉及相关法律问题。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王亦非表示,著作权案件在知识产权案件当中的占比一直非常高,他从著作权保护主体认定问题、著作权保护客体认定问题、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关于侵权行为,侵权技术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复杂且隐蔽,尤其体现在传播方式上,从传统的点对点传播已经转变成裂变式传播。王亦非说道:“网络著作权案件非常多,总的来说,我们坚持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原则,并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方法来把握它独创性的认定标准。”

  版权保护在新闻出版行业也意义深远。加强报业版权管理,提高版权保护意识,重视版权经济,对推动报业融合转型发展,建立新的版权经济赢利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科技公司内容版权部主任余佳介绍,浙报集团形成了一套自有版权运作生态体系,在形式上,包含但不限于费用合作、运营分成、传播与流量资源置换、项目共建等类型。在积极做好版权运营拓展的同时,浙报集团也主动开展版权维权。

  数字时代下,阿里巴巴集团在版权全链条生态中也进行了探索与创新。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法务专家金高平介绍,集团研发了蚂蚁区块链数字版权平台,为生产者提供了全链路的解决方案;在尝试IP授权商业化上提出了新的方式,可在线实现一站式商业交易等。金高平认为,平台有一键存证让作品确权更加简单、开放许可让版权交易更加透明、全链路的服务生态让创作更顺畅的特点,真正为创作者提供版权保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