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
末端循环领先 全网流通待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0-20
□朱磊
资料图片
我国电子商务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几乎等同于世界另外四大零售市场美国、日本、英国、韩国规模的总和。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0》,202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4.5%,可见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之迅速。与此同时,B2C电商销售规模已经从2010―2013年接近70%的增长率趋于放缓,近几年的增长率稳定在30%左右,说明行业已经从爆发式增长逐步进入到了成熟阶段。根据各大电商平台、自营电商企业公布的年度财报数据看,京东与阿里形成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以苏宁易购、拼多多为代表,发展潜力不容忽视。第三梯队以数量众多的小规模电商为代表,形成B2C电子商务的长尾效应,主要面向特定品类商品、小众群体的长尾消费需求。
从这些电商的绿色物流看,循环箱是近几年推广较好、争议较少的解决方案,主要特点是可在物流体系中重复使用20次以上、具有末端配送的要求、附带RFID等识别装置、生产厂家建立回收系统等特点。循环包装体系的建立,既能降低电商物流行业对社会资源的占用和浪费,减少电商物流包装物的件均使用量,也能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解决包装物随意丢弃的问题。国内从事循环包装研究和生产的规模企业也有不少,如上海灰度环保,和京东、苏宁、菜鸟等企业展开合作,已在电商物流体系中投入使用;顺丰的丰box也于2018年在深圳开展试运行。初步判断,国内末端循环包装体系的水平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调查,目前,主流普通末端循环箱的使用成本为10―15元,可在物流系统中循环使用20次,单次使用成本为0.5―0.75元,相对于传统普通纸箱平均1元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同时也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但更为迫切的是,亟须循环箱的结构设计标准和循环系统标准,以便在全网下不同主体之间循环流通,从而更多地降低使用成本。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