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第一至五批)(40册)
萃取精华 赋予新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10
7月29日,中宣部召开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共同承担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第一至五批)(40册)荣获图书奖。科学出版社完成了其中《齐民要术》《九章算术》《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礼记》《曲律》等6种经典解读本的出版工作。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于2016年启动,由中宣部支持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项目始终秉持“激活经典、熔古铸今、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目标,以当代眼光审视古代典籍,把具有代表性、富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经典选取出来,萃取精华、赋予新意,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契合点。
项目所选书目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涵盖众多学科领域,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丛书采取导读、原典、注释、点评相结合的编纂体例,书前放入善本书影,卷末附主要参考文献,为读者延展阅读提供丰富途径。
项目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延请德高望重的大家耆宿担当顾问,众多专家参与编纂。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国家图书馆专门成立《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工作办公室,负责项目文献调研、专家调研及联络、会议组织、出版组织、书稿初步审核、宣传推广等日常编纂组织工作。每一部典籍的解读人都是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且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成果丰硕的专家学者。书稿完成后,还要成立专门的审订组,由2―3位专家负责审订。每一部书稿都要经过样稿撰写、样稿审读、初稿撰写、初稿审订、修订、复审等多个环节,最后以“齐清定”书稿形式委托出版社。
百部经典的解读人都是学术界的知名学者,他们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出版经典解读本的意义有深刻了解,责任感很强。他们在稿件退改过程中秉持专业治学精神,不仅非常谦虚,而且精益求精。《齐民要术》的解读人惠富平教授曾专门从南京赶到北京,与编辑一起解决书稿问题;《九章算术》的解读人郭书春研究员对影印版本、排版格式、署名信息等细节处处较真,并且还重新增写了批注;《黄帝内经》的解读人柳长华研究员协助我们提供多种经典版本并与编辑面对面地解决编校中的细节问题;《本草纲目》的解读人张瑞贤研究员到蓝样阶段还与编辑五轮全书的修改;《曲律》的解读人叶长海教授对经典原著篇名的考证不仅细致而且坚持原则;《礼记》的解读人郭齐勇教授不厌其烦地对审读专家的意见进行了逐项的修改和审校。
在编辑加工环节,针对不同图书的内容特点,我们以历史学科为主,分学科交叉作业。在核校原文的基础上开始编辑加工,根据经典的学科属性分别请相关分社的编辑参与交叉作业。例如,《齐民要术》主要由生物分社的李迪编辑负责动植物名称(含拉丁文名称)、性状描述、插图等方面的专业编辑工作;《九章算术》主要由数理分社的胡庆家编辑负责几何图形、公式、符号、运算推导等方面的专业编辑工作;由于专业对口,《黄帝内经》则主要由中医药分社的鲍燕编辑完成。
百部经典办公室的同志在《齐民要术》等书出版过程中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标准的把握。办公室的同事基本上做到了有问必回,及时、准确、负责。特别是对付印样的审核,细致、专业,他们的把关保证了丛书的整体风格一致。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三书的出版是百部经典办公室、作者和出版社等各方齐心协力的共同成果。不同环节的分工协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将在后续的丛书出版工作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