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入“扣” 呵护“版权之花”
――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的版权保护实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02
□冯坚
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已为社会所广泛认同,但要将尊重和保护版权的理想目标转化为具体行为和现实结果,不仅需要明确观念与意识,更要有扎实措施与精细操作。在这方面,一家丝绸用品生产企业如蚕丝般“细柔贴身”的版权保护之道,或许可以为行业提供借鉴。
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慈云公司)身居苏州市吴江区的震泽古镇,规模不大,又属传统行业,如何回避这种先天劣势、获得新的发展动能,是慈云公司近年来一直探寻的问题。吴江区丝绸产业建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的契机,使慈云公司对版权这一跨越时空、广泛适用的无形资产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进而形成了运用版权资源培育竞争优势的目标,而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紧贴自身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特点“定制”版权保护措施,则成为慈云公司实现这一目标的要诀。
下好先手棋
厘清版权界限延长保护“行程”
为扩大版权保护范围,慈云公司把具有独创性、构成作品的创新成果全部作为保护对象,实现了版权保护全覆盖。目前,慈云公司已累计进行作品登记800多件,其中,除了与产品直接相关的作品外,还包括容易被侵权的用于广告宣传的文字、图片、视听作品,以及用于内部管理的软件作品。在行业内首创手工丝绵花制作后,慈云公司就及时对相关作品进行登记,以防随意被复制。
针对丝绸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和委托加工产品较多,而其中的版权关系又经常被忽略的现象,慈云公司又将版权保护从内部扩展到对外合作业务领域,专门制定实施《对外业务活动版权工作规定》,对合作开发设计产品、采购物料、委托加工及市场销售各环节的版权保护事项作了明确规定。如,凡版权合作或与作品相关的业务合作都要签订版权内容的合同,采购包含专门设计的面料时要求供货方提供相关作品的版权证明,产品销售过程中主动向对方提供相关作品的版权归属证明材料等等,以此明确作品版权归属,厘清双方权限,避免发生侵权纠纷,既充分尊重对方权利,又展现公司尊重版权的良好形象。
在慈云公司的发展中,将版权保护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措施的前延与后伸,延长版权保护“行程”。一方面,负责产品开发的研发部门一旦创作完成用于产品开发的作品,不再按通常做法通过公司行政部办理登记手续,而直接进行登记。产品开发完成并确认上架后,如能够构成新的作品,在发布上市前的打样试样阶段就以新作品再进行登记、防止作品被抢先利用。另一方面,尽可能后延版权保护措施,直至市场终端。销售部门及各销售网点都有承担维护公司版权合法权益的责任,发现侵害公司版权的行为须及时上报并配合开展维权工作。去年,外地一家同行企业将公司的摄影作品用于网上产品宣传,电商部门员工发现后及时报告公司,使公司在第一时间就展开维权行动。
拉开保护网
签订保密协议上线管理平台
只有主动预防侵权风险,提前实施版权保护,才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发生侵权。为此,慈云公司设置了多道保护网。公司与版权相关岗位的员工全部签订了保密协议,确保版权作品创作和版权产品开发信息由公司有效控制,并与所有产品开发设计人员签署作品版权归属协议,明确作品的公司法人作品属性以及作品创作者与作品相关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慈云公司在《作品创作与使用管理规定》中明确,未经公司同意,员工不得以任何目的、任何方式使用公司作品,不得许可他人使用公司作品或为他人以非正规方式使用公司作品提供方便,员工为完成工作任务使用他人作品,须由公司统一处理、确定,不得随意将他人作品或著作权人和著作权归属不明的作品用于完成工作。
为控制被侵权风险、在侵权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慈云公司还在本地同行首先尝试利用商业保险实施版权保护,将11件易被侵权的版权作品向人保公司进行投保。按照保险合同,如遭遇侵权,都可由保险公司提供直接经济损失保险及维权费用保险,保费总额达20万元。
更新保护实施方式,提高版权保护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是慈云公司尝试的新做法。不久前,慈云公司自主开发的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版权管理系统(CCMS2021.1.0)启动运行,这是当地企业中首个专门用于版权管理的线上工作平台。版权管理系统由作品资源信息管理、权利资源信息管理、版权工作流程管理、版权价值管理、正版软件管理、相关信息管理六大部分组成,包括信息管理和流程管理两大类功能,企业全部作品及其版权信息按相关规范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存储于系统之中,同时可以检索查询和分析处理。在登记作品数量不断增加、版权使用几率频繁化和方式多样化,作品和版权的管理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运用系统平台对作品及版权信息实施数字化存储、交互式使用,可大大提高版权管理效率,并为版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及时完整汇总所有作品及其版权的信息,按规范标准和特定要求存储和处理版权信息,随时查询、检索和处理信息,以规范流程和可溯方式办理具体事务,通过多个端口同时查阅处理同一信息资料、实现信息共享性。
目前,慈云公司版权管理系统的信息存储和查询功能已经启用,信息处理功能随后也将开通。
版权保护对于企业而言,并非仅是掌握了一面防御坚盾,还意味着获得了一把发展的进攻利矛,在保护智慧成果的同时不断激发创新动力。近年来,随着版权保护工作细化深化,慈云公司的版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从原来蚕丝被“一花独放”转变为蚕丝被、家纺用品、服装服饰、健康防护、保健养生、丝绸文创、丝绵艺术等产品“百花齐放”,达18大门类2000多个品种,销售遍及国内各地以及北美、欧洲市场,版权产品的销售份额达80%。
(作者系苏州市版权局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