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电视书屋”:

将图书馆“搬进”农家院

作者:田明霞 何琪琪 张俊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8-26

  □本报通讯员 田明霞 何琪琪 张俊华

  8月20日下午,在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李白故里社区里,孩子们正跟着电视里播放的诗歌吟唱,一起背诵李白的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社区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每年寒暑假,社区都会举办留守儿童读书活动,往年都是利用社区的农家书屋让孩子们自己看书学习。今年有了“电视书屋”这个媒介,他们就让孩子们通过音频视频学习李白文化,不但使孩子们学习起来更加有趣味性,也拓宽了孩子们学习当地特色文化的渠道。据悉,近年来,江油市以“电视+书屋”模式,率先建成了“电视书屋――匡山书院”,将本地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广电网络进行推广,让村民在家里就能看“书”,助推乡村文化发展。

  两天前,江油市含增镇乾元书院举办了一场书友会,主讲老师手持遥控器简单操作几下,便在电视上打开了一个特殊的界面――匡山书院。这便是江油市结合绵阳市政府创建“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和“全民阅读”主题文化活动,推出的以“匡山书院”为名的“电视书屋”。该书屋把以李白文化为主的江油本地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工,通过电子书、杂志、报纸、音像等载体在互联网、有线数字电视平台进行传播,让老百姓在家里就能方便地赏析本地特色文化。含增镇乾元书屋负责人吴朝东说:“我们利用‘电视书屋’这个平台,把‘电视书屋’里面的内容和含增本土的哪吒文化结合起来,并融入现代文化,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会助推我们含增本土文化繁荣振兴。”

  据了解,“电视书屋”以数字化推动农家书屋高质量发展,为农村读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服务和数字化阅读体验。在江油市青莲镇一个农户家里,农妇金小蓉说,自从有了“电视书屋”,她和丈夫经常挑选一些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教学视频来观看,利用闲暇时间提升自己的农业技术。

  下一步,匡山书院还将根据读者需求,进行多端联动,实现手机、电视、互联网三方同步,并且筛选整合更多资源,创新模块,让“电视书屋”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