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北京日报》推出“解码全面小康”系列视频
评书“漫”说中国方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8-24
□本报见习记者 张博
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格外关键的时间节点和震撼人心的伟大时刻。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个伟大胜利不仅意味着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愿景变为现实,更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又一伟大奇迹。
《北京日报》以此作为立足点,从“啥叫小康”“小康为何一梦千年”“小康离富裕还有多远”“小康之后怎么走”等角度阐述“小康”对我国的重大意义,可以说,系列视频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报道中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
地方风格浓郁
作为同是展现中国百年巨变的媒体产品,“解码全面小康”系列视频与其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题报道不同,没有选择百年来的多个瞬间或历史事件作为内容主体,而且将“镜头”直接聚焦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以人类减贫史上这一伟大传奇,展现100年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事实上,“解码全面小康”系列视频不仅在策划角度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内容的呈现上也十分新颖。“欢欣鼓舞歌盛世,同心协力写华章。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建成是小康。打今儿起,我为大伙儿带来一部动漫评书――‘解码全面小康’。”系列视频采用“评书+动漫”的组合形式,并在浓浓“京味儿”的配合下,凸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这样的创意也让受众在接收内容的时候,更容易入耳、入脑、入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地方媒体产品,《北京日报》的“解码全面小康”系列视频以受众为中心服务本地,做到了本地用户喜欢什么就生产什么。而这样的内容,让受众觉得有用、有意思,也更容易得到关注。
细节处理巧妙
“全面小康能实现,全民健康很关键。人人有个好身体,美好生活将实现。”“千载梦想终成真,神州大地处处春。若问小康不小康,关键还得看乡村。”除了新颖的策划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解码全面小康”系列视频在每期不同的“开讲语”后,还配有不少讲成绩的内容。比如,“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放在2020年看,最贴切不过了。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咱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一不小心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大疫之年”“我们党靠投入、靠政策、靠科技、靠人才,创造了‘用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世界20%人口’的奇迹,彻底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用事实打破了‘中国养活不了中国人’的洋预言”等。
这也使受众在意犹未尽地看完视频后,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彻底告别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迎来了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新生活。而其将抽象概念化为具体,从小康渊源、制度优势、脱贫攻坚、世界贡献等多个维度展现共和国发展的辉煌成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风采,更是凸显出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可以说,“解码全面小康”系列视频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角度,较好地诠释了“以小见大唤共情,立意深刻展新天”的报道思路,并在将党的初心体现得更充分、更生动、更有力这一过程中,激发出人民群众更加爱党、敬党、护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