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旋律照亮青年奋进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7-22
《1921》《革命者》《红船》――进入7月以来,这三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旋律题材电影集中上映,在强势开启今夏暑期档的同时,也收获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这三部影片,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同样的题材,不同的呈现方式,充分展现出创作者对主旋律题材多元化的探索与创新,引发观众的共鸣。
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一大批优秀主旋律文艺作品密集呈现在观众面前,透过不同的历史视角和英雄人物,以生动形象的镜像展现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实现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观照,其中不少作品把主题聚焦于百年前的新青年,讲述年轻的共产党人理想、青春与奋斗的故事,铺展开镌刻着青年印记、凝聚着青年精神的党史书卷,激发当代青年内心深处对党的情结与热爱。
厚重历史也可以通过青春化的叙事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平均年龄才28岁,但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党只用了不到30年,就带领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1921》用群像形式展现1921年党的一大。《红船》则以青年毛泽东的视角和思想成长为主线,用全新的影像风格和镜头语言还原百年大党的历史原点,探索出青春化叙事的成功路径。
主旋律作品要实现历史与现实呼应。文艺创作必须尊重历史、观照当下,引导观众明白事理、增强信心、提升修养和砥砺品格。创作者要始终坚持敬畏历史,真实、客观、全面地再现历史,不窠臼于原始底色,不局限于时间束缚,在基于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和呈现,让主旋律作品焕发出时代精神、民族信仰和现实语境相融合的多元色彩。主旋律作品也要在创作理念上推陈出新,突破以往主旋律作品程式化、模式化的局限,用当代观众所喜爱的表达方式和审美需求,在作品的历史观感、思想深度、艺术水平等方面精心打磨,让观众真正能够从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中获得成长与自信。
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旋律作品成功“出圈”、成为爆款,凭借精神的主题表达、精湛的艺术表现和精良的制作技术赢得市场认可,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与艺术价值,未来必将会有更多经典主旋律作品问世,为广大中国青年照亮新时代奋进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