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社会责任报告(2020年度摘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7-20
《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报。2020年,中国青年报“融媒小厨”全面升级为“融媒云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4.0版正式上线,“24小时中青报”全新启幕。
政治责任:认真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解读工作,在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要部署的宣传报道中,做到及时、深入、客观、公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引导社会热点,创制新闻作品。推出批评性报道、调查性报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文化交流。
阵地建设责任:2020年,中国青年报客户端4.0版上线,推动中青“融媒小厨”升级为“融媒云厨”,加快以青蜂侠为主的新闻短视频建设,打造自有平台与合作平台相结合的移动端传播矩阵,扩大对青年用户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中国青年报规范在第三方商业平台注册的机构账号,提升传播效能。中国青年报社组建端网运营室,以客户端升级移动模块为牵引,全媒体采编彻底入驻“融媒云厨”。融媒体报道质量和数量显著增长。
服务责任:中国青年报社与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合作,推出“2020工科‘硬核’专业报考全媒体指南”融媒体产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合理填报志愿,受到教育主管部门、中国工程院好评。中国青年报社参与青年就业平台建设,开展“千校万岗百城”系列公益活动,发动40多个城市4000多家企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40多万个岗位。创设“中学生”版,从中学生视角去看待成长中的问题。刊播公益广告,开展公益活动,助推乡村振兴。
人文关怀责任:随着快递、外卖兴起,“减塑”成为社会性难题,中国青年报社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的方式呈现,为破解“减塑”难支招。2020年3月,四川凉山再次发生森林火灾,《中国青年报》刊发《穿越山火生死线》《烈火无声》等深度报道。《频频跨省“被法人”到底谁来管管》报道发表后,引发社会关注,促成这一事件解决。《我“被结婚”了》推动有关部门解决了当事人长达两年之久的“被结婚”局面。
文化责任:“文化中国论坛”“榜样阅读”等全媒体活动,把“文化传承”的基因与“思想引领”创新有效结合起来。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传承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创设文学副刊“五月”,关注青年创作文学作品,《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一文被选为2020年上海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强国课堂》(第二季)以“航天强国”为主题,弘扬航天精神,为新时代赋能,为中国梦续航。
安全责任: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现报纸、网站、移动终端三端原创内容三审全覆盖,把关前置,制定了《关于加强重大宣传稿件审核的通知》《中国青年报社在第三方商业平台注册官方账号的管理办法》《端网运营室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等规章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道德责任:狠抓作风建设和流程管理,对采编从业人员和采编环节进行行为规范,修订了《中国青年报驻站记者管理条例》,接受群众举报投诉,杜绝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损害媒体公信力、影响力的行为。中国青年报社按照新闻纪律和规章制度,进行自查,没有发现违规违纪现象。
保障权益责任:制定《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人才战略规划方案(十四五)》,全面调动报社一线采编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按规定签订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落实员工法定假期和各类带薪休假等。按规定为采编人员申请、办理新闻记者证并进行年审,及时收回离职退休等采编人员记者证。按规定进行涉外证件管理。
合法经营责任:认真落实采编经营两分开制度,严禁采编人员从事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强化程序和规则意识,严格规范对外合作项目,从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等各个环节把控。修订《中国青年报社经营项目风险防范暂行办法》《中国青年报社经营项目预算管理规定》《中国青年报社活动管理规定》《中国青年报社内容合作与运营管理规定》等,坚持正确导向,依法依规发布广告,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