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社会责任报告(2020年度摘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7-20

  经济日报是中宣部受党中央委托代管的以经济报道为主的中央党报。经济日报始积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在加强舆论引导、稳定社会预期方面努力发挥经济宣传压舱石作用。

  政治责任:围绕中心,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声势有效果,精心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做好“十三五”成就宣传,汇聚奋斗“十四五”的强大力量。敢于亮剑发声,主动引导引领舆论。不断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舆论氛围。以舆论监督有效推动问题解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

  阵地建设责任: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融合报道成为常态、量大质优,在重大报道中以融合报道提升影响力,以旗帜鲜明的观点引导舆论。开展智能辅助创作系统、新闻策划支持系统、集成信息门户系统等融合采编平台子系统建设。2020年下半年启动全媒体采编平台三期项目建设。经济日报融媒体演播厅正式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报社音视频制作播出水平。

  服务责任:解读经济政策,分析经济形势,打造“中经指数”集群,提供生活服务信息。搭建问政、民生等服务平台,通过报道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全国企业主开展线上调查,研究疫情对全国小微企业的影响。经济信息数据库初步构建了一整套自有知识产权的指标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推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攻克最后堡垒》栏目和助农战疫专场。“经济日报视点”等抖音账号举办直播活动,助力湖北省农产品销售。

  人文关怀责任:坚持民生视角,解读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凸显人文精神,关注人的情感,遵守新闻伦理,重点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对灾难事故的处置方案、进展成效及对受害者的关心关怀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报道有态度有温度。在抗疫报道中把镜头对准普通人,用笔端书写志愿者、医务人员、人民警察等的抗疫故事。

  文化责任:做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宣传,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报道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文旅版开设《非遗故事》和《文化视野》专栏。报道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科学知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后,在头版连续刊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贡献中国智慧》等4篇评论文章,及时解读中央精神,回应社会关切。

  安全责任:增强底线思维,抓住直属企业和新媒体管理等薄弱环节,推行新媒体账号审读制度。建立直属企业办公会制度,加强直属企业新闻出版和导向管理专项检查。排查隐患风险,修订《经济日报全媒体中心编辑流程规范》,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媒体重点稿件审核把关的办法(试行)》等。开展“报道工作安全月”活动,提高青年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道德责任: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内部管理,要求全员遵守职业规范。在采访时,记者主动出示国家统一核发的新闻记者证。严禁无证或持工作证、采访证等其他证件开展采访工作,严禁未取得记者证的试用及实习人员单独从事新闻采访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保障群众依法举报投诉渠道畅通。

  保障权益责任:支持和保护正常采编行为。为所属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完善专项保险等各项保障制度,保护新闻采编人员合法权益。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重视员工职业发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及时申领新闻记者证。及时收回离退休等采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对员工培训和队伍建设常抓不懈。

  合法经营责任:认真履行合法经营职责,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严格执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规定。认真执行《经济日报社关于严格实行“两分开”规范新闻采编制度的规定》等规章制度。杜绝刊播违法违规广告。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中国报纸广告行业自律公约》,全年未发现刊播违法违规广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