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打开平面“红色档案”的立体空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7-07
□韩任伟
《红色档案》在百集微纪录片素材基础上,同步制作四集系列长片在电视端播出。资料图片
近几个月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的百集微纪录片《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以下简称《红色档案》)受到众多受众的追捧,很多年轻人以“追剧”方式每日打卡收看。
“那时候的英雄真让人钦佩,他们有着无法想象的坚韧,信仰很纯粹”“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我处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否做到为了革命、为了信仰宁死不屈?于此就能知道先烈的伟大”……网络留言洋溢着年轻受众在观看节目后,对一代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崇敬与热爱,受众普遍认为这一作品所讲述的人物和故事“因纯粹而感人至深,因真实而充满力量”,让今日国人深切感受到百年间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非凡勇气和人格魅力。
透过档案看精神
这部长达100集的大型系列新媒体微纪录片以中央档案馆收藏的海量珍贵党史文件为核心展开创作,由《恰同学少年》《信仰的召唤》《一封家书》《狱中纪》《为有牺牲多壮志》《领袖的致敬》《革命的爱情》《以人民为中心》《共产党员的修养》《家风明鉴》和《永远在路上》11个主题系列构成。同时,在百集微纪录片所积累的大量珍贵素材基础上,同步制作四集系列长片《红色档案》,分别为《百年求索》《信仰的力量》《领袖的致敬》和《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屏端推出。
中央档案馆珍藏着数百万份建党百年间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相关档案,极具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红色档案》的创作之本就是在深入挖掘馆藏档案的基础上,选取其中精华展开生动讲述,让这些尘封已久、鲜为人知的档案通过新的影像表达、媒介平台,向新时代的年轻受众释放出其中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力量。
档案馆中所藏多为党内文件、书信等纸质文件,或以毛笔、钢笔书写,或为印刷。看似枯燥乏味,不如实物或胶片那般形式多样、直观生动,实则不然。这些档案文件上的文字,不仅是对一时一事的信息记录,更承载着对时代背景、人物性格、情感信仰的真实记录。每一份档案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书写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氛围、心境情绪和价值追求……这些足以带领观者走进其中,打开想象的空间,去感悟当事人的所思所想。
“透过档案看精神”,是《红色档案》始终坚持的创作原则。通过前期策划阶段扎实而深入的研究,创作团队根据相关档案的丰富程度、故事性和情感度等,从中央档案馆海量馆藏文件中精选出数百份档案,并根据其内容特点,构架出由11个主题系列组成的百集构架,从多个维度呈现出百年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和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始终秉承的初心使命,以及他们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
从好素材到好作品
“走进去”还要“走出来”,把创作者心中的好素材转化成观众能够深刻感知的好故事、好作品。
由于《红色档案》定位于一部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连续推发的系列作品,为提高其可视性,在6―8分钟/集的有限时长内,以新媒体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红色档案》进行了多个方面的创新探索:
其一,史料研究。由一份档案拓展为一个故事,史料研究的工作量是巨大的。《红色档案》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学习研究型项目,创作者必须深入档案细节,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拓宽观察视野和研究领域。创作者需要根据各种档案中的线索去寻觅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当年的媒体报道、具有权威性的学术著作等。
为此,创作团队特别制作了“资料检索操作手册”,集中整理了包括“全国报刊索引”“国家图书馆内容检索”“英美报刊库”“老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等大量资料检索方式,在寻找信源和拓展线索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二,看点挖掘。针对新媒体受众的收视心理,《红色档案》十分重视对每一集“看点”的策划设计,一部短片聚焦一个关键看点,从节目导语到正片,从每一篇稿件的标题到配文、海报等,均力求看点突出。
比如,《恰同学少年》中《救国必重二子》一集,核心档案为一封1920年蔡和森从法国寄给毛泽东的信件,故事由此展开。虽然主题方向已确定为展现青年时代的毛、蔡二人如何探寻救国之道,但讲述方式仍有很多选择。在掌握更多背景信息并进行反复讨论后,创作团队将看点设定为“挚友殊途同归,共寻救国之路”。由此,故事感更强,内容更鲜为人知,更能在“恰同学少年”这一主题下凸显特殊年代年轻人的理想和追求。
其三,影像创新。除了文本上的特别设计,《红色档案》也在视觉表达上尝试多种创新。具体到拍摄设计上,首先要完成的,是对档案整体和局部信息的准确呈现。而在此基础上,也是拍摄的难点,就是如何打开平面档案的立体空间,根据档案的内容和情绪特点,进行各种“造型”设计,还原档案的历史时空、故事情境和人物情绪。《红色档案》尝试利用“档案”结合“器物”进行组合拍摄,不同的组合可谓产生了不同的“化学反应”。
重视大学校园传播
《红色档案》充分整合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小屏资源,结合新媒体、电视媒体、户外媒介等多种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和目标受众 行了有层次、有节奏、有区别的传播设计,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方面,《红色档案》将“央视新闻”客户端作为首发平台,以“日更”频率在每天清晨6:30准时推出;随后,微博、微信、B站等平台的央视新闻账号跟进推发;“学习强国”、国家档案局官方账号等重要平台同步转发。此外,《红色档案》还获得中央网信办的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红色档案》尤其重视在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中的传播。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范围内数十所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红色档案》的宣传海报、易拉宝在校园内随处可见,节目内容在校内电子屏上滚动播出。在一些院校,《红色档案》系列节目集中展映,并专门组织全校团支部围绕《红色档案》展开团日学习活动。同时,覆盖大量重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还将《红色档案》作为其课程资源在平台重点推出……
虽然《红色档案》在上述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无论是大屏节目还是新媒体小屏产品,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千变万化,“扎实的内容”“客观的语态”“动人的情感”“精巧的讲述”都是一部作品最重要的品质。归根结底,红色题材的创作大有可为,只要带着深厚的情感真诚面对历史,以钻研的态度走得够深、够远,从受众心理出发,在故事看点、视觉呈现上反复打磨、精益求精、追求创新,那么,老故事也可以讲出新感觉,获得不一般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