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历史研究“活资料”

作者:甄洁 丁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7-01

  □甄洁 丁清

  《西柏坡口述史》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是历史研究学者与文献纪录片创作者多年来合作的结晶,是学术研究与大众媒体协同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翻开这本沉甸甸的图书,仿佛把厚重的历史捧在手中,虽然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只有短短的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但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重要决策,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该书上篇“西柏坡口述历史”,从历史细节入手,探讨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在西柏坡领导土地改革,指挥战略决战,解放全中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下篇“西柏坡口述实录”,收录了海内外当事人和著名中共党史、现代史学者关于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口述实录。附录为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转折:西柏坡1947―1949》的解说词。

  该书对于西柏坡时期历史的呈现与研究进行了多方面开拓性的尝试,通读下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一是视角新。该书以历史大转折的新视角,以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为中心,将中国革命置于国际环境和中国历史长河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考量,将宏大的叙事同微观考察、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立足于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工作斗争的历程,又不囿于在西柏坡这个地域发生的事件或者制定的决策,而是放眼整个西柏坡时期,对历史脉络、国共两党关系、全国局势、国际环境等进行整体性研究,更加全面、清晰地描摹时代,使读者对西柏坡时期的历史有一个立体全面的认识。

  二是口述史料丰富。著名学者傅斯年在《史学方法导论》中说:“史料的发现,足以促成史学的进步,而史学之进步,最赖史料之增加。”该书搜集整理了海内外大量口述资料,使用历史亲历者多视角、多维度的口述史料和有关档案文献资料,以新的视角、生动的话语、清晰的历史细节,考证再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历史。这些讲述者大多已不在人世,留下的口述实录是难得的史料也是回忆绝响。是选址西柏坡时,一串串的脚印;是三大战役的烽火硝烟中,嘀嘀的电报声;是不分昼夜,平山人民送粮支援前线的身影……这些历史细节,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为我们了解西柏坡历史、进行西柏坡历史研究提供了“活资料”。

  三是兼具可读性与学术价值。该书口述史料主要由《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大转折:西柏坡1947―1949》两部文献纪录片的解说词和大量采访口述整理而成,不同传播方式的碰撞,使文字通俗易懂又兼具画面感。作者在文字整理时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口述语句与风格,还原讲述人情绪与历史细节,让历史活起来。海内外著名学者以深厚的理论积淀、缜密的逻辑思维,从多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国民党为何必然失败,兼顾了思想深度、理论高度,精辟独到的阐释将西柏坡历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西柏坡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展现出来的西柏坡精神是以史鉴今、继往开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党革命精神谱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下,品读西柏坡历史,弘扬西柏坡精神,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西柏坡口述史》

  河北人民出版社 张同乐 张军锋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