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娟:虔诚写作 追寻希望

作者:尹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6-11

  □本报记者 尹琨

  马慧娟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著有散文集《溪风絮语》《希望长在泥土里》《农闲笔记》,报告文学《盐池故事》《走出黑眼湾》,小说《出路》等。

 

  第一次见到马慧娟,是在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淡黄色衬衣、黑色长裤,头戴淡蓝色的帽子,显示出她回族女作家的身份。从2010年开始在手机上写作,让马慧娟有了“拇指作家”的称号。11年过去了,从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黄土地到走上电视节目,再到走进人民大会堂,马慧娟似乎诠释了一个“传奇”的故事,但她却说,个人的成长经历与国家命运相关联,所谓传奇,只是变了的环境给了自己一个实现梦想的出路。

  在生活中寻找“出路”

  “出路”正是马慧娟新作的书名,这是一部以马慧娟个人、家庭、村庄为背景,讲述她在党和政府移民搬迁和扶贫政策的扶持下,不屈奋斗、追逐梦想,逐渐实现人生价值的长篇原创自传体小说。

  谈及《出路》的创作背景,马慧娟说:“从1980年我出生起,父亲就在他的生活中寻找出路。从上学起,我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出路,初中毕业辍学,生生折断了我的出路。当我以为要在大山里和母亲一样去过重复的、一成不变的生活时,移民搬迁开始了,这不仅是给乡亲们一条出路,也给我的家庭和我个人一条出路。”

  大山里的生活贫瘠枯燥,远方和未来似乎遥不可及,但在党的领导下,宁夏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拔掉穷根奔小康,让读者在书中看到了西海固乡亲们对过上好日子的渴望与坚守,对获得新生的喜悦,也让《出路》不仅反映了一名西海固回族女性的奋斗史,更折射出整个国家的脱贫史。

  过去,人们提起西海固,总会与艰苦相连。家庭的变故,也让少年马慧娟本就贫穷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但在马慧娟看来,非苦难不成长,非苦难无成就。作为一个书写者,不应该刻意强调苦难,更多的是应该发现苦难中的希望和喜悦。

  “在我生活的周围,那些在土地上讨生活的乡亲们,他们从来不怨天尤人,不心生抱怨,只要今年的庄稼收成好,牛羊多了三五只,家人平平安安就很知足。”马慧娟说,正是这种满足,给了自己直面与对抗苦难的力量,不屈奋斗,逐渐实现人生价值。

  读书给我对抗艰难的勇气

  因为家庭变故和贫困,马慧娟不得不在生活和梦想之间做一个选择。“忙乱的生活从来不给人多余的时间伤感。”

  从《出路》中的描述不难看出,父亲突然生病欠下一大笔钱,上学还是辍学的选择对于马慧娟来说是艰难的,也是决绝的,只是和生活的贫困比起来,哪里会有其他选择。在学校报名的那天,马慧娟套起了白驴和黑驴,一头扎进了北槽子梁上的大豆地。

  辍学成了马慧娟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也让她在很多年都耿耿于怀。在所有艰难的时光里,读书成为马慧娟的精神寄托。事实上,从小开始,马慧娟就展现出对阅读的强烈渴望。

  “表姐在某一天带回来一本薄薄的‘花书’翻看。我凑过去瞅了一眼,就再也挪不开眼睛了。”

  “趁着我发呆,表姐顺势拿走了‘花书’。我的世界静止了下来,心却飞到了九霄云外。”

  在《出路》中,马慧娟总是不吝笔墨,去描绘读书的美妙滋味。

  在马慧娟看来,读书对她而言是去看外面世界的窗口,是寻找心灵出口的途径,是让她充满思考去生活的动力,更是对抗艰难的勇气。

  从散文集《溪风絮语》《希望长在泥土里》《农闲笔记》,报告文学《盐池故事》《走出黑眼湾》,加上小说《出路》的出版,马慧娟的作品得以被更多人熟知。她利用村里的农家书屋牵头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参与宁夏妇联“和谐婚姻家庭大讲堂”宣讲活动,用自己的经历和书中所学,带动更多人读书学习。

  2018年,马慧娟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全国两会,她持续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希望更多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心怀虔诚去书写

  从农民作家到“拇指作家”,甚至网红作家,马慧娟的写作似乎一直带着某些标签。她却对此看得很淡。“对于写作,我始终心怀虔诚地去书写、去表达。”

  这种虔诚感,可以体现在《出路》中,马慧娟对于各种生活细节的精准描述。故事的开头,“一群搅和在一起的牛、驴、羊在呵斥和鞭子的驱赶下,吵闹着、拥挤着穿过村子,带起一溜尘奔涌着路过瓦窑坡去了阳山洼,很快就淹没在阳山洼的灌木丛里。”

  书中,5岁的马慧娟会在这时用手指捅开窗户纸,看着窗外的情景,会因不能去看家乡以外的风景而郁郁寡欢。

  这样的描述让人仿佛能很快置身于她所处的环境,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热气与喧嚣,也会由此与作者“通感”,因她的喜悲牵动情绪高低。

  “我从小是一个敏感和充满好奇的孩子,对身边发生的故事都带着探究的想法,大一点儿后,就有随手记录的习惯,将身边发生的故事,自己的思考一点点写下来。”马慧娟散发泥土气息的写作,离不开这样点滴的积累。

  对于自己的写作状态,马慧娟用“自然而然”来形容。“写作是我生活中的精神出口,不会因为环境、生活的改变而改变。写出来的文字最终要交给读者审视,而不是作者本人决定。”她表示,今后将把写作的关注重点落在对乡村的重新审视上,去追寻人们为寻求新出路,思想上的新变化。

  现在,因为眼睛不太好,马慧娟不常用手机写作了,但她依然保持每天几百字到一千字的创作速度。谈及下一部作品计划,她想写一部反映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自己所在的红寺堡这片土地上的女人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