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寻找讲故事腔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6-11

  □本报记者 杨雅莲

  王松 当代作家,曾任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曾当过电视导演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红汞》《双驴记》,长篇小说《烟火》《暖夏》等,《暖夏》入选2021年4月“中国好书”。

 

  创作乡村题材小说,必须要有对农村、农民的深入了解、发自内心的爱,不然写不出、写不好。3年挂职经历,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采访,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后,王松有了这部既筋道又水灵的《暖夏》。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王松感慨道:“在创作农村题材作品时,只有真正深入农村,真正感受到当地扑面而来的风、闻到泥土的味道,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才可能写出好作品。一位作家想深入生活,一定要付出时间和体力的成本,要下苦功夫。”

  十多年等来创作契机

  脱贫攻坚题材小说《暖夏》是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的一个重要成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入选2021年4月“中国好书”。故事围绕两个相邻村的较量展开,结果是两个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和文化一起发展。《人民文学》卷首语称:《暖夏》写得地道,品来筋道。厚实的风俗文化底蕴、丰满的时代生活血肉、坚韧的人性精神骨骼和独特的叙事艺术魅力,让这部现实题材力作有心劲、有嚼劲。

  想写《暖夏》这样一部小说的念头,王松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了,但一直没有契机。2015年年初,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作协安排王松到年轻时插队的地方挂职。3年的深入生活,为王松后来写《暖夏》埋下了种子。

  此后,又有一个关键性的契机。2019年下半年,王松接到中国作协一个创作报告文学的任务,题材是关于“脱贫攻坚”的。由于王松曾在江西赣南地区深入生活很长时间,这次,由他来写赣南。一天,《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电话王松说:“你曾在当年插队的地方挂职,现在又要为这部脱贫攻坚题材的报告文学去江西赣南采访,何不把这两次经历放到一起,写一部长篇小说。”他的话,一下点醒了王松。“小说家脑子里像长有一棵树,有的果实长大、成熟,就可以摘下,有的可能很长时间一直青涩,突然一个契机,开了一个洞,阳光照射进来。创作《暖夏》的契机,就是我去江西进行脱贫攻坚采访。”王松说。

  深入江西脱贫攻坚第一线后,王松用沾泥土、带露珠的故事,创作出报告文学《映山红,又映山红》。在采访中,王松有意识地为创作《暖夏》积累素材。反映当下题材的作品,要以坚实的生活为基础,王松详细了解当地脱贫攻坚政策支持、工作具体细节以及农民的具体生活、情感状态。“《暖夏》除反映脱贫攻坚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外,我同时想书写作为个体的人,他们的拼搏、奋斗。在从贫困走向富裕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变化。”

  融入天津民俗文化

  在很多评论家的眼里,王松的头脑里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故事。虽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已经在他脑海里浮现了多年,虽然他为这部作品创作调动了全部的精力,足足写了8万多字的提纲,但在具体要进入《暖夏》的创作时,王松却迟迟没有动笔。在王松看来,会讲故事,是一位小说家的基本功,最重要的是怎么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而且还要讲得引人入胜。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讲述方式,要为作品真正寻找到一种合适的腔调,并不是简单的事。

  正当王松思考,为这部小说寻找一种合适的讲述方式和腔调时,施战军再次打来电话询问小说进展,他建议王松:“你那么熟悉天津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为什么不在作品中融入天津的地域文化呢?”其实,王松的上一部长篇小说《烟火》,就渗透着浓郁的天津文化,尤其是天津特有的曲艺文化。把天津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暖夏》的小说叙事中,这一下,王松找到这部作品的讲述腔调。

  在《烟火》《暖夏》前,王松曾写过很多作品,但在他眼里,这两部是最逼近他预期的作品。对作家来说,有时作品写完了,明明知道哪里需要修改,应该怎么写才更理想,却没有心力改、改不动。《烟火》《暖夏》经过修改后,王松更加满意。尤其是《暖夏》,去年9月份,中国作协、作家出版社为《暖夏》召开过一次改稿会。国内优秀的评论家、作家在肯定小说独特性、艺术性的同时,也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改稿会后,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这时,在创作之后,也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沉淀,我开始对《暖夏》进行修改。小说确实是要锤炼的,我这次与其说修改,倒不如说是重新写了一遍。作品修改后有了很大提升,我也感到比较满意了。小说有时候也像一潭水,放一段时间,让水中的杂质慢慢沉淀下来。这时的一些问题,就会看得很清楚了,除去这些杂质,也就会更澄澈。”王松这样说。

  双脚必须走出去

  《暖夏》中主人公张少山的爸爸是种田的老把式,抓一把河边的泥闻一闻,就能预料到今年的庄稼是旱还是涝。书中的诸多细节,可见王松对农村、农民的了解。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资料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查阅。但对于创作者来说,到底是从网络上查来的,还是亲身去体验生活得来的,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在王松看来,创作者必须明白一件事,双脚必须走出去,必须到现场去。

  在一次现实题材作品的研讨会上,李敬泽提到,“如何深入分析、学习优秀作品的特点、优长,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重大现实题材的创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李敬泽建议,创作者们要进行充足的艺术准备。尤其在创作农村题材作品时,可以赓续文学传统,从《创业史》《山乡巨变》等优秀作品中汲取力量。把珍贵的文学遗产转化成活的资源,放到现在的创作中。

  在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方面,“人民作家”柳青是一代代作家的典范。他本人曾说:“在生活里,学徒可以变成大师。离开了生活,大师也可能变成匠人。”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住在农村,生活在农村,爱农民,写农民。刮风下雨,农民发愁,他发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民高兴,他高兴。“柳青的《创业史》,我读了许多遍。柳青为写《创业史》,把家都搬到皇甫村去了,正因为他在农村踏踏实实地生活了14年,正因为他有这么大决心,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对农村生活那么了解,才写出如此硬邦邦、坚实的经典作品。柳青的创作精神,是一代代作家的榜样。”王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