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群众路线 叫响红船品牌
――《嘉兴日报》红船论坛推动理论宣传大众化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5-20
核心阅读:党报理论宣传的基本职能是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宣传解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理论宣传的首要任务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内在属性和功能定位决定了理论版文章必须“高大上”,重权威、有分量。
迅速达到“万级”阅读量、持续引发市民热议、形成基层作者“矩阵”……最近一段时间,《嘉兴日报》红船论坛刊发的一些文章成为当地理论传播爆款。这是《嘉兴日报》全媒体评论部积极用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取得的成果,充分说明党报理论宣传是能做到曲高和“众”、和光同尘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论宣传是党报的政治责任,大众化是党报理论宣传的重要价值取向。但长期以来,党报理论文章多以高深、枯燥、说教的面目示人,难以吸引读者目光。
评论、理论一直是《嘉兴日报》的特色和品牌。2018年1月7日,已经出刊801期的《嘉兴日报》理论版“理论与实践”,正式改版为“红船论坛”。改版后的红船论坛,贯彻落实报社领导部署要求,努力探索如何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为此,全媒体评论部加强选题策划、积极扩展稿源、创新栏目设置、拓展渠道平台,全力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努力做让读者读得懂、读下去、喜欢读的宣传员。
总结最近一段时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实践探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权衡重与轻:
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
党报理论宣传的基本职能是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宣传解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理论宣传的首要任务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内在属性和功能定位决定了理论版文章必须“高大上”,重权威、有分量。
同时,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理论宣传既要保持权威性、指导性,又要增强亲和力、感染力,避免普通读者对理论文章产生距离感、疏离感。
为了扩大在广大基层干部中的传播力、影响力,《嘉兴日报》红船论坛创新设置《基层视野》栏目,大幅提升对策研究类文章的比重,先后刊发《春节市场疫情防控唱好“一二三四”歌》《县级党委政府涉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等文章。这些文章不用“大而全”的表述风格,而是选取最贴近现实、最接地气的主题展开论述,从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思想实际出发,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现实、解决问题,让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切感受到理论读之有益、读之管用。
为了扩大在市民群众中的传播力、影响力,《嘉兴日报》红船论坛把本地有特色的实践引导到理论的高度,先后刊登了《落实“五彩嘉兴”要求努力为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增色添彩》《近现代嘉兴的历史坐标与嘉兴历史研究的展望》《论城市品质的可持续特性――嘉兴实践引出的思考》等理论文章。这些文章紧贴嘉兴实际,不讲空话套话,满足了市民读者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渴望深入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受到广泛好评。
可见,扩大理论宣传影响力,让理论文章更受瞩目,既需要立意高远、视角宏大、逻辑严谨的重磅文章,也需要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实践热点带动理论传播的基层视野。
平衡深与浅:
思想要“深入”,表达要“浅出”
党报的理论宣传之所以令部分读者敬而远之,内容深奥、语言枯燥是一个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内容之“深入”是理论文章的自然属性,但深入和浅出之间并非不可平衡。事实上,理论宣传不仅要有思想性、专业性,也要有可读性,才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引发思想共鸣。
嘉兴日报社全媒体评论部坚持“改文风”永远在路上,在稿件组织和选择上,坚持既注重内容说理,也注重表达创新,努力做到让专业人员不觉其浅、普通读者不觉其深。
――言之有物。理论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的针对性,这就需要编辑关注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使理论文章既可读,又具有指导性。《民法典:在“民”与“法”之间滋润民生》《嘉兴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思考》《浅析嘉兴市区农贸市场现状、制约品质提升改造中的“瓶颈”及解决路径》……《嘉兴日报》红船论坛近期刊发的这些文章,把握时代脉搏、立足嘉兴实际,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把讲道理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
――言之有趣。推进理论大众化,需要将“官方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近人民大众、融入人们心灵。《做一名“口罩式”的党员干部》《叫响“嘉兴大米”品牌》《“融资畅通”政策先通 金融活水“定向滴灌” 以金融服务“精准度”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从最近红船论坛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几篇文章来看,不仅逻辑严谨、思维理性、说理辩证,而且在语言表达上敢于突破,增强了思想的温度和语言的亲和力。而且,这些文章结合作者自身经历,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大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
――言之有“颜”。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质量上乘的理论稿件,也需要好的栏目、编辑手法、版面语言来呈现。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嘉兴日报》红船论坛相继开设《学透用好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等多个栏目。这些栏目突出编辑思想,几乎每期都配编者按和栏目图标,版面设计也美观大方。此外,《嘉兴日报》红船论坛还以“勤善和美为‘嘉’勇猛精进必‘兴’”为主题,整版刊发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座谈会纪要,版面采用彩色设计,视觉效果极佳,经“读嘉”客户端推送,阅读量迅速破万。
可见,扩大理论文章传播力,让理论文章更多走入读者心田,既需要坚持理论特性、注重“深入”,也需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编辑手法、版面语言,注重“浅出”。
统筹专与博:
依靠权威专家,培养基层作者
拥有一批高端、权威的理论作者是嘉兴日报社全媒体评论部的优势所在。这批作者中有国内一流大学的学者,有常年从事党的理论工作的资深专家,还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强大的作者队伍是红船论坛始终保持高位运行的重要支撑。
一张报纸要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为了进一步扩大理论宣传的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从2018年12月起,以《基层视野》栏目为阵地,《嘉兴日报》红船论坛面向基层扩展稿源,努力培养发现有实力、有水平的作者,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基层作者“矩阵”。
最近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几篇文章,作者大多来自基层。他们中有扎根乡镇街道的基层干部,有掌握第一手信息的市场管理者,有著述颇丰的地方党史爱好者,还有关心城市发展的高校退休教师等。这些人长年生活工作在基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谈问题、讲道理、说故事,群众听得懂、信得过,能够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可见,扩大理论版传播力、增强理论文章感染力,不仅要紧紧依靠现有权威作者,更要不断丰盈基层作者的“蓄水池”。
聚焦全媒体:
推进理论宣传,深度融合发展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党报理论宣传如果不抢占网络阵地,就会失去应有的传播力、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党报理论宣传大众化,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全媒体传播。
嘉兴日报社全媒体评论部积极探索版面文章全媒体、交互式、大众化传播方式,注重在客户端、微信等进行推广。创新工作思路,不是把文章刊发作为工作的结束,而是当成推广工作的开始,一方面通过二次加工制作融媒体产品,另一方面群策群力做好二次传播、多次传播。《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等文章经“读嘉”客户端推送、微信转发后,阅读量迅速突破2万。
可见,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提升理论文章的传播力,要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用新媒体时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及时抢占网络理论宣传阵地。
(作者系嘉兴日报社全媒体评论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