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追溯标准引领企业级溯源

作者:西蒙・凯尔贝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4-28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提出并归口的T/CAB 0085―2021《包装追溯体系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已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建立和实施包装追溯体系的通用要求、技术要求、系统集成和系统安全要求,将对规范追溯包装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对终端品牌商追溯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保障追溯技术安全可靠发挥积极作用。

  构建企业级追溯系统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世界各国对品牌商都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追溯标准和要求,包括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为每一件商品赋予唯一数字身份,也包括从生产环节到完整分销链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俄罗斯Chestny ZNAK系统就是典型例子,要求各行业均需使用政府统一追溯系统来管控在俄罗斯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中国品牌商建设溯源系统时,首要考虑的是符合各项政策法规,同时也要兼顾满足或将存在的未知要求。

  《包装追溯体系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的出台实施即是如此,以企业级追溯系统来满足未来的需求。例如,品牌商可能拥有多个生产基地,而每个生产基地可能有不同的设备,构建统一的企业级追溯系统能够与企业内部供应链之外的监管机构或其他协作系统交换数据,且这些系统都可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

  同时,品牌商在搭建追溯系统过程中,最初阶段对系统性能优异性的考量至关重要。构建企业级追溯系统的核心技术,就是支持大规模序列化和追溯事件长期存储,并保证系统的持久稳定和快速响应。而从IT架构角度来看,追溯系统涉及与企业其他IT系统的集成,一旦建立很难低成本更改。因此,系统的集成能力也是选择追溯系统的重要指标。

  系统核心技术作支撑

  在该标准中,其核心技术要求包括通用核心功能,唯一标识(UID)的生成、发布和完整性,系统性能、关联UID、字符支持、包装供应商的预序列化等10个方面。

  企业级追溯系统应包括3个主要组件:UID管理,涉及UID的生成与分发,同时支持外部UID;UID聚合存储库,管理和存储聚合的包装层次结构;UID跟踪和溯源事件存储库,将跟踪信息与UID相关联。

  标准中亦明确提出,系统性能不随时间的推移下降,响应时间不随UID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支持预序列化的系统可减少工厂灌装线的成本和停机时间。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区块链的集成,并可与供应链兼容等。

  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级追溯系统是在云中为每个产品创建一个数字孪生,包括该产品从诞生到消亡的所有相关数据,含有其与供应链和消费者的互动。还可以创建物流包装层次结构的数字孪生,以进行供应链跟踪。品牌商可获得整个运营和分销过程中实时的数字孪生服务,包括产品与消费者进行交互的第一手数据。由以上这些数据驱动决策的商业智能软件日渐成为强刚需,为企业决策和运营预判提供“油盐水”的支持。

  如今,企业级追溯解决方案提供商正以全新的角度解决日益复杂的溯源市场需求。相信当每一个产品都有唯一的数字DNA时,就能以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

  〔作者系该标准牵头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北京凯姿乐科技有限公司(Kezzler China)全球战略合作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