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校园读物纠偏合时合势更需合力

作者: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4-06

  □李婧璇

  “建立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防火墙’,明确标准要求,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程序,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包括幼儿园),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的质量。”4月2日,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的出台,可以说是“合时合势”之举。综观当下课外读物市场,不说是鱼龙混杂,但也是浑水摸鱼者众。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明确进校园的中小学课外读物必须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和启智增慧4条推荐标准,并列出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12条负面清单。这就为建立校园课外读物“防火墙”提供了可参照执行的标准和依据,从源头上堵住了可能出现的漏洞,避免课外读物市场成为人人都想分的一碗“唐僧肉”。

  将阅读的种子埋在孩子心中,等待生根、发芽乃至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为其提供足够的水分、阳光等“养料”。实现“既要治理以往课外读物进校园过程中产生的乱象,又要鼓励优质读物进校园,营造学校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管理办法》制定的初衷。这其中,教育部门守住“进场”的门是关键,需要从教育管理者到一线校长、老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合力,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摒弃观念、利益的干扰,做好学生的领读者;同时,创作者、出版者、阅读推广者也要多点发力,心存敬畏、科学规划、秉持初心、打响品牌,让优质阅读为中小学生打好生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