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禁塑全球步调一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3-17
□程雁飞
全球至少有67个国家及地区实施限塑禁塑令。资料图片
每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各种塑料。塑料不会分解,使用寿命很长,从20年到1000年不等。据统计,每年有900万吨塑料会进入海洋。同时,塑料正在进入我们的食物链,从烹饪、食物和饮料存储中使用的塑料中浸出的许多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结果,已有至少67个国家及地区采取限制措施,禁止生产塑料购物袋和泡沫塑料餐盒等引起海洋污染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或在使用时收费。
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结果,从国际上看,全欧洲拟至2030年不再用一次性塑料。在美国,已有20多个州实施不同程度的禁塑令。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禁塑,如法国2016年起就禁用超薄的一次性塑料袋,以免费纸袋+纸箱替代。加拿大温哥华从2019年开始禁止一次性塑料吸管、泡沫塑料杯和打包餐盒。新西兰、英国等从2019年开始禁塑。发展中国家同样如此。孟加拉国2002年即禁塑,关闭国内全部315家塑料袋生产工厂,塑料袋使用量下降90%。肯尼亚2017年出台全球“最严厉”禁塑令,最高4年监禁以及巨额罚款。智利从2019年开始禁止全国所有超市、商铺向顾客提供塑料袋,2020年全面禁塑。
从国内来看,国家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北京、海南、广西、吉林、青海、天津、山东等地先后发布《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等相关办法。
综上,限塑禁塑已成全球共识。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必然需要新的环保产品来替代。欧美市场主要集中在减量化、可重复灌装、使用单层薄膜和组合包装,而在中国,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是三大关键词。
笔者认为,包装的可持续,必须从设计之初就开始,由什么材料组成、对环境的整体影响如何、包装生命终结后有哪些可选择的处理方式等问题需要前置思考。与此同时,可持续包装还应包含更多的理念。如可回收,宜选用易收集、分类并具有强回用性的物料。可堆肥,宜使用完全可堆肥的材料。可重复使用,使用有弹性且易于重新填充和消毒的材料。此外,改善包装可持续性的方法还有减少使用的材料量,以及在包装中使用消费后利于回收的材料,以避免增加垃圾填埋或焚烧处理的压力。
(作者系裕同集团研究院资深研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