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上游新闻创意视频《听市长作报告,我们一起来“作画”》
聚沙成塔 “渝”见未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2-09
□本报见习记者 李美霖
▲《听市长作报告,我们一起来“作画”》视频截图。资料图片
2021年,重庆两会圆满举办:1月20日,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开幕;1月21日,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未来如何谋划?市民的生活将发生哪些改变?
对此,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上游新闻推出创意视频《听市长作报告,我们一起来“作画”》,以短视频沙画的形式致敬2020、画出重庆“十四五”美好蓝图。在2021重庆两会召开前,上游新闻第一时间通过创意沙画、数据图示、视频、联动、文图等融媒体方式,传递重庆两会好声音。
创新形式“画”出未来“好模样”
如何让读者直观地读懂“十四五”规划?对此上游新闻推出创意视频《听市长作报告,我们一起来“作画”》,以短视频沙画的形式展现市长报告内容。
沙画作为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种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能够将绘画、音乐与光效结合,给人们带来全方位的视听享受,既具有东方的神韵,又呈现出现代风采。
创意视频《听市长作报告,我们一起来“作画”》以开篇的“雄鹰”形象沙画开启,由创新之城、西部交通枢纽、成渝双城记、品质之城、美丽之城、开放高地、幸福之城几个部分组成。在画面色彩组合上,绿色、黄色、紫色为该短视频主要基调。其中,绿色贴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表述,紫色则多用以表达“城市提升”“城市建设”。
一方面,不同色彩的搭配,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绪价值。另一方面,沙画作为特定的作画形式,其颜色选择上颇有局限,在短视频色彩呈现效果来看难免单薄。
然而,《听市长作报告,我们一起来“作画”》其画面细节依然值得肯定。在展示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建设“两江四岸”核心区时,该短视频呈现重庆沿江建筑。画面中高楼林立,江水滔滔。仔细看,不难发现其中窗户、倒影、地铁等细节元素均在视频画面中加以体现。同时,紫色到黄色的渐变色处理,也将重庆夜景的美丽之处得以呈现。
在介绍为科学城植入科技、人文、绿色元素时,视频中再现了西部槽谷高水平大学落地建设的全过程。沙画表演形式变化万千,其转瞬即逝的特性更适合用于展示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变化过程。其流动性的特征,将重庆的发展变化以动态的形式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
丰富内容传递重庆“好声音”
“十四五”已经开启,重庆未来如何谋划?2021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按照重庆“十四五”规划和今年工作安排,3000多万重庆人民将聚沙成塔,在重庆这块画板上“画”出最绚烂的色彩。
如何传递重庆“好声音”,向受众介绍重庆市长报告内容?上游新闻选择“一起作画”,以沙画的形式,再现创新之城、西部交通枢纽、成渝双城记、品质之城、美丽之城、开放高地和幸福之城7个重要建设方向。
记者看到,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好棒!可喜可贺……重庆未来可期,沙画未来可期。”原本的政府工作报告借沙画之手,变成具观赏性、科普性于一体的创意短视频。创新表达内容后,原本的大政方针变得直观、有趣,更易为广大市民接受。
在简短的沙画视频中,还配以画外音旁白介绍和背景音乐。整个短视频节奏轻快活泼,其中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建设、“两江四岸”核心区、“江镇江村、山城之居”等内容,通过沙画情景展示和画外音补充介绍的形式,用更加入脑入心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最短时间内传递出最丰富的信息内容,无疑是新媒体产品需要耕耘和着力的方向。在《听市长作报告,我们一起来“作画”》中,沙画元素的加入,增添了该视频内容表达形式的多元化。同时沙画的流动性、瞬时变化性,也带动了该视频的整体节奏,使该短视频在最短时间内,表达出最丰富的价值内容。在内容、节奏的控制、带动中,沙画无疑是首选展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