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春节多一份关怀

作者:隋明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2-09

  □隋明照

  2021年的这个春节,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人无法回家过年,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初次体验,对于媒体来说也是如此。

  最近网上产生了一个新词――“原年人”,指的就是在原地过年的人们。许多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这就意味着媒体需要为“就地过年”的群众多一份考虑,要在营造春节的喜庆气氛的同时,关注他们的需求,照顾这些人的心情。我们欣喜地看到,媒体在面对这个新命题时,迅速作出反应,主动担当,体现了媒体不可或缺的价值。

  在梳理媒体对“就地过年”报道的过程中,评论起到的作用让人瞩目。过年加班劳动保障问题、省外生源大学生回乡问题、留守儿童思念父母等具体问题频频登上评论版面,有的媒体对同一问题多次讨论,引起读者广泛关注,找到更好、更实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落实大政策的同时关注实际小问题,引导社会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其实是能够更好地帮助政策落实的行为,尤其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尝试时,这样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尤为可贵。由此也可看出,评论的价值,值得媒体花更多心思思考。

  尽管不少媒体推出了“就地过年”的采访报道专栏或是活动策划,但是笔者发现新媒体端的策划比较少,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其实,各地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涉及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如果做成互动H5形式,带着读者先“云”了解一下,相信能让政策更好地被读者知晓和理解。另外,同是第一次在外过年,许多人感觉无所适从,媒体不妨用新媒体方式呈现有意义的过节计划,相信能帮助不少人。

  随着时间向春节靠近,春节的节日报道也将迎来高潮。在这个思乡之情最为炽热的节日里,“就地过年”的群众可能缺的并不是一顿饺子、一桌好菜,他们可能更渴望用精神食粮来慰藉思乡之情。期待媒体有更多有温度、有新意的报道策划,让这个特别的春节拥有不一样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