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里造纸玩出新花样

作者:祝小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1-27

  □本报记者 祝小霖

观众漫步在折纸长廊。

小观众通过仪器了解纸的特性。

浦峰 摄

  可拉伸、可折叠,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在日前中国科技馆“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主题展览直播中,让手机“小屏”前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纸张技艺叹为观止。

  在这些造纸空间中,既可看到竹简、绢帛、羊皮纸等各种书写载体,亦可触摸不同纸张,了解纸张的工艺知识与科技内涵,让观众与纸张的历史与现代展开了一场对话。

  “不仅在科技、艺术和文化的层面上带给观众知识和精神享受,也向人们展示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路径。”作为联合策展人之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手工造纸与纸艺术研究所所长原博这样告诉在线观众。在她的讲述中,让线上观众更想到现场一探究竟了。

  通过直播平台,记者看到了造纸的传统展示和结构创新。“技之源”展区中,手工造纸的各种工具和材料被展示出来,“匠之心”展区精选全国具有代表性的17位造纸匠人。而“纸来折往”展区则通过折纸与数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的结合,揭示现代折纸的研究与应用空间。

  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未来纸张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原博期待纸张的崭新形态。“技术的研发,艺术设计的介入,相信会为手工造纸技艺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拓展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