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印制局:独显方寸魅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2-16
□本报记者 祝小霖
中国首板NFC功能邮票。
资料图片
“战疫英雄”异型明信片。
本报记者 祝小霖 摄
构筑“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自确立“全力确保邮票生产,有的放矢发展社会印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市场”的企业发展战略以来,邮票印制局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综合打造邮资票品印制和文化创意业务、证卡票签业务“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打造数字化信息平台,以技术创新推动融合发展。另一方面,继续以优势资源开发创意文化工艺品,多出精品、爆款产品、喜闻乐见的系列产品。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票印制局总经理 马丕中
使用带有NFC功能的手机贴近邮票,就能立即获取邮票信息。这一技术创新在前不久中国邮政公开发行的《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纪念张上得到首次应用。该套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票印制局全程担纲工艺及技术创新的邮票,亦是我国首枚NFC功能邮票。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票印制局总经理马丕中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邮票印制局以创新工艺技术引领优势产品,构建了以文化创意设计、工艺技术研发和高端防伪印制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链。
“大题小做”让“国家名片”名副其实
以紧握拳头的医务工作者和人人参与防控的群像为主体,背景饰以救治场景、逆行支援背影和方舱医院,一个大大的红色“众”字将一套两枚邮票紧密连接在一起。看过《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邮票的人,都会被这方寸之间定格的经典画面所感染,英雄形象直击人心。
“我们感到非常光荣和骄傲。”马丕中告诉记者,邮票印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于全国诸多印厂中率先复工,克服物料紧缺、运输不畅等诸多困难,设计印制完成了《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纪念邮票,以最高的设计水平和最佳的印制效果向抗疫一线人员致敬。
在这套《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邮票上,种种元素、层层工艺浓缩了中国抗击疫情的全景,而每处设计、每道工序背后是各个岗位、各个环节邮票印刷人的全情投入、高效运作。“不管是简单的一行字还是精细且复杂的长城图案,均由红、黄、金、灰四色油墨层层套印组合而成,最精细的部位甚至做到了0.2像素的套印关系,这在历次邮票制作过程中都是罕见的。”马丕中介绍道。
这只是多年来邮票印制局以精湛工艺精耕细作,在“国家名片”上倾注心力的经历之一。马丕中说:“正如‘众志成城’的主题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邮票名副其实。”
技术加载里程碑式的应用创新
手拿带NFC功能的手机,打开中国邮政APP,扫描《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纪念张中的“40”字样,即可读取邮票的信息,以及历届最佳邮票评选时间、地点、纪念张图案、获奖邮票名称、图案等。“NFC技术与《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结合,无疑打破了传统印制的思维模式,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技术应用创新。”马丕中介绍,此枚邮票的功能比国外的同类邮品成熟,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将为集邮者带来全新的纸媒互动体验。
这样的NFC功能邮票面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马丕中向记者介绍,邮票印制局经过长期的工艺研究储备及2020年专项技术突破,多次敲定原材料、工艺、流程及芯片的复合手段,反复尝试在传统印刷工艺中对NFC芯片的植入技术,引入多层纸张复合技术、激光打孔技术等,使得邮票序列码、荧光暗码与芯片的ID一一对应,最终实现了既彰显高端防伪的印刷工艺,又能满足防伪溯源、信息化应用等需求。
除了在邮资票品印制上深度挖掘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外,邮票印制局还在文化创意、证卡票签业务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培育新的特色系列产品。如《金牛送福》辛丑年贺岁纪念珍藏册,集生肖牛票、个性化邮票、邮资明信片、邮资机戳纪念封等,以多样化的设计手法展现生肖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