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专:狂揽国际大奖

作者:祝小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2-16

  □本报记者 祝小霖


2019班尼奖金奖――《墨记》。

  2017班尼奖金奖――《山海经》线装书。

  资料图片

 

  重点培养复合型紧缺人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建设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起步阶段。近日出台的上海市《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学校将积极把握职业型本科院校面向行业、侧重应用的基本特点,重点培养一批网络文化创意、新媒体技术应用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复合型紧缺人才,建设一所文化、艺术、科技、管理相融合的新型多科性职业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印刷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陈斌

 

  将现代印刷与古籍装帧手工制作完美结合,《山海经》线装书让16个山海经传说形象跃然纸上;内页部分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忆古霓裳》以现代印刷技术充分展现中国旗袍的造型之美……这些精雕细琢的作品,都出自日前出版发行的《2017~2019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班尼印刷大奖作品集》一书。

  “聚焦洋为中用,弘扬中华文化。”该书主编之一、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全校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美国印制大奖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是学校坚持“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理念的阶段性成果。

  参赛即获奖背后是“学以致用”

  美国印制大奖于业界来说很熟悉。在这一由美国印刷工业协会主办、被誉为全球印刷界“奥斯卡”的印刷盛典中,中国印刷企业历年来都是大放异彩的“中国角色”。这一“领衔主演”终于在2017年有了共同角逐的“同伴”,高校首次被允许参加。上海版专一举获得美国印制大奖班尼奖1金3铜。

  自此,上海版专连续3年参加美国印制大奖班尼奖学生组大赛,共获得16金5银6铜的优异成绩,并在2018年的大赛中因14件作品全部获得班尼金奖,被大赛组委会授予团体金奖。

  “班尼奖主要是对艺术创意与印刷工艺的双重评选。”陈斌告诉记者,创意设计与印刷工艺融合的综合素质,是当下服务印刷媒体产业创意的设计人员合格与否的基本要求。除具备深厚的创意设计知识与能力外,还需印刷媒体工艺知识及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对所属的印刷包装、出版物、纸质媒体设计等职业背景及环境有所了解并具备适应能力。

  这也是上海版专67年来专业建设的特色所在。陈斌介绍,通过近3年积极参加班尼奖,引入大赛项目标准和质量要求,学校制订项目教学计划,相关系部安排项目调研、方案创意、设计表达、方案汇审、设计制作、评价考核等具体教学流程,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国际化办学传递中华印刷文化

  在2019年美国印制大奖班尼奖中,上海版专选送的《墨记》书籍获得“高中以上学生类别”的金奖。既融合中国传统经折装、旋风装的装帧形式,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在宣纸和特种纸上实施数字印刷,这一集传统和现代印刷技术之大成,正是上海版专各项获奖作品特色的彰显。以独具东方古韵的印刷设计作品,展示中华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

  陈斌介绍,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随着向外传播,促进了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为此,上海版专积极探索“以赛促教、赛教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先进的印刷技术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有机结合,兼综东西两方之长,融汇文化创意和印刷工艺于一体。

  积极参与班尼奖角逐只是上海版专国际化办学之路上的一小步。作为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上海版专承担着国家队的集训任务。该校培养的王东东、张淑萍、张在杰等代表中国参与世赛角逐,分别获得铜牌、银牌和优胜奖,圆了印刷人在国际技能大赛上的中国梦。同时重点发展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实践技能为目标的交流与合作,建成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国际交流合作体系。

  陈斌说,上海版专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艺术眼光、人文素养、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向世界传递出历史悠久的中华印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