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万物智能 标签可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2-16
□姚毅
智能标签。
资料图片
现今,标签越发成为社会产品的“颜面”,是印刷业皇冠上的明珠。在5G及人工智能时代,以及“一物一码、万物互联”趋势下,标签行业迎来智能化大发展。未来,可变二维码标签有望井喷式爆发,网购、快递带来巨大标签需求,3C+物联网产品、企业数字化转型给标签业带来机遇,京东、阿里、腾讯等第三方平台对“标签+码”的开发和运用也将给标签业带来商机。
从目前形势来看,五大动力正推动智能标签发展。
国家政策驱动。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推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完善追溯体系的意见》《商务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都明确提出建立产品追溯体系,提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建设目标。
网购、快递带来巨大标签需求。商务和网购的快速发展继续催生运输及物流标签的大量市场需求。按照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41亿件,同比增长30.5%。
电子标签及相关标签巨大市场需求带来机遇。思科、华为、爱立信等通信厂商均估计2020年的互联网连接数量在500亿―1000亿之间,每个电子产品都需要至少一个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需求数量巨大。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从来料到半成品,再到仓库、出货,每一个物料都对应一个码,以此建立智能化防伪追溯管理平台,连接用户数据和企业数据,实现数据流闭环管理。
外部条件成熟。我国在此方面进行了很多战略部署,同时一些互联网巨头如京东、阿里、腾讯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推动了标签和智能码的发展。
总之,万物智能、万物互联,产品能说话,到处可追踪。设计艺术感、科技感十足,多种工艺混合,材料环保,产品和制造越来越智能化是标签行业前进的方向。
(作者系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签印刷分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