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云媒体H5《国庆家的中秋节》

温情呈现中国节 “国庆”家里故事多

作者:朱丽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0-13

  □本报见习记者 朱丽娜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年的国庆恰逢中秋佳节,而不平凡的2020年,让每个人对家和国的理念都有了更深的感受,人们共叙家国情,既谈国,又话家。

  与国同庆,与家同在,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山西云媒体以H5产品《国庆家的中秋节》为读者们呈现了一个特殊的故事。山西云媒体利用H5产品的新形式、新技术,结合声音,以手绘照片贯穿全程,呈现了出生于1982年的名叫“国庆”的“80后”的成长故事,配以文字说明,通过一个个定格的往日瞬间,让读者感受到“国庆”一家对祖国满满的深情。

  小切口 更能融入人心

  H5产品作为内容传播的重要手段,好的创意和策划很容易让其在微信朋友圈等信息平台“刷屏”,进行广泛传播,而如何将内容呈现得更加接地气、更加走进读者心里,也是许多新媒体产品的发力点。

  作为一款呼应国庆和中秋节的内容产品,《国庆家的中秋节》H5在操作和内容题材选择上,皆以简便和小切口进行呈现。

  技术上,《国庆家的中秋节》轻装上阵,操作简单,扫描该H5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交互页面。首页界面以水绿色为底,右上角挂着一轮明月,清新淡雅,底部有天安门图案,既呼应H5策划的“国庆”和“中秋”的主题,又充满了艺术美感。背景音乐选用了国歌,曲调铿锵,通过画面、音乐的相互搭配,营造了场景感,为读者增加了怀旧代入感。

  内容题材上,《国庆家的中秋节》摆脱了严肃题材,选择以“国庆”的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一张张照片,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带领读者感受“国庆”的成长,进而折射出新中国的发展、进步。虽然是一款H5产品,但《国庆家的中秋节》却没有设置过多的互动操作,从整体而言,该H5产品更像是一个电子相册,读者只要简单滑动界面,就可以看到“国庆”不同时期的重要瞬间,每一页H5上都有一张手绘照片,配以简单文字。“我叫‘国庆’,1982年的国庆节,我出生了,这是,我家的故事。”开篇通过简单的文字就让读者对“国庆”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讲故事 细节体现巧思

  在当下快节奏的阅读趋势中,相较于长篇文字讲述,受众更倾向于阅读文图兼备、悦目悦耳的信息内容。《国庆家的中秋节》就很好地借用了H5产品所呈现方式的“巧劲”。

  例如,在1982年10月1日照片的旁边写着:“生在国庆节,爸爸给我起名字叫做‘国庆’,那天恰是农历八月十五……”2001年10月1日:“19岁,我如愿成为光荣的人民子弟兵……”2007年10月1日:“儿时坐在电视前看阅兵的我,如今高喊着口号,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

  《国庆家的中秋节》H5产品,看似是在讲故事,但从内容的传达和选择上可以看出制作者的用意不止于此,而是更想激发人们对中国发展的思考。在体验过程中,记者被国庆阅兵深深带入光辉岁月中,感受到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也从“国庆”的变化,看出一个人的成长和成长背后的家国故事。这种精心策划的内容与相适应的形式结合,也让《国庆家的中秋节》很好地走入读者心中,感受到传统中国节和浓浓家国情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