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赋能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

作者:朱文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广东科技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朱文清

  在新形势下,广东科技出版社将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在主题出版、精品出版、市场图书出版等方面坚持正确导向,努力打造精品力作;继续深化融合发展战略,以科技特色为主题,盘活现有资源,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强化党的建设,守好出版阵地。2020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强化党的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要求,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强化意识形态责任制,把好出版导向、图书内容质量、编校印装质量,提升科技文化品牌影响力,加强对出版的全流程控制,强化风险防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聚焦出版主业,推出精品力作。在主题出版方面,广东科技出版社一直坚持在科技的专业领域内积极宣传国家方针政策,服务大局,引领大众,让主题出版叫好也叫座。要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多板块、多角度、多媒体的主题出版产品。2020年重点推出《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思想研究》《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30讲》等主题出版物,努力推动科技科学和学术资源更好地为国家战略和传播中国文化服务,架起科技出版与主题出版的桥梁。

  在精品出版方面,广东科技出版社坚持“精品出版工程项目”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培育和促进精品力作,引导和加强重点套系图书的策划开发,按照“专业化、精品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强高层次机构、专家资源库的建设;坚持“策划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收获一批”的申报发展滚动运作机制,用精品项目对接国家和行业重要奖项、规划项目、基金项目。2020年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中医药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健康中国战略、岭南文化等角度,重点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粤港澳大湾区丛书”、《港澳中医药研究系列》、“‘一带一路’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丛书”等重点出版物。

  在市场图书出版方面,广东科技出版社做好2020年专业板块出版物规划,继续优化选题结构,强化市场图书从选题策划到宣传营销的全程策划机制;改进市场图书选题论证模式,调动编辑更加注重市场调研、成本核算、宣传营销、媒体融合思维,尝试建立市场图书项目制,把选题当作项目来运营,把编辑和营销结合起来,共同策划选题、宣传推广。策划推出《似是而非系列》《5G的世界系列》《医生教育成长叙事系列》等。

  加快出版融合,提升发展动能。理念是行动的先导。2020年将加大对转型升级、出版融合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选题,提高精品生产能力,围绕出版+科技、出版+教育、出版+医药、出版+农业,推动出版融合发展落地开花。

  一是继续做好名医工作室项目,发力许尤佳“育儿堂”APP,向10万+迈进,力争从小切口积极推进,在传统出版中找到融合方向,发展纸质、视频、音频多渠道传播方式,实现一种产品,多渠道开发,多介质发展的目标。

  二是探索科技中医药文化+健康产业生态圈项目。探索科技中医药文化+健康产业生态圈项目,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上平台:搭建“名医堂”出版互动平台。线下平台:图书出版,岭南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医药教育中心(国医大师及名老中医工作室、中医师承教育培训和名医健康大讲堂),岭南中医特色技法诊疗中心(经络健康养生馆、岭南正骨流派传承基地)。

  三是研发“粤菜师傅”互动平台。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主题,以“专业引领、传承创新、传业授徒、旅游交流”为目的,研发“粤菜师傅”平台。把“粤菜师傅”工程与农业、旅游、扶贫融合起来,办出广东特色,通过培养“粤菜师傅”,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人才支撑。通过“粤菜师傅”互动平台对粤菜的传承推广,推动粤菜改革创新,弘扬岭南饮食文化,让粤菜走出广东,走向全国和世界,对传播岭南文化、粤菜文化,起到引领、辐射、交流的作用,打造“粤菜师傅”名片。

  四是打造岭南本草(中草药)数据库。以岭南中药材为蓝本,建立事实型、文献型数据库。收录岭南中草药约4000种,以《岭南本草大百科》《中国药用植物分类识别图鉴》《岭南中药商品全集》《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广东中药志》《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中药材识别与应用》《常用中药材鉴别原色图谱》等权威工具书为基础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