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抢抓机遇 锚定数智方向

作者:本报记者 杜一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08

  “媒体的发展史是一部科技的变革史,技术革命直接成就了媒体革命。每一次媒体革命背后都是先进技术在引领驱动。”新华网董事长储学军在2025传媒年会上发表的观点,代表了新华网这一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10年间的发展变革之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双重推动下,主流媒体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抢占变革先机,以先进的技术驱动自身的数智化转型、系统性变革?储学军以新华网为例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以AI感知受众需求之变

  “现在AI已经渗透到了传媒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正在彻底颠覆与重塑传媒底层逻辑,成为新一轮媒体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褚学军认为,主流媒体要抢抓AI先机。

  在褚学军看来,在内容创作上,AI能够帮助媒体提高生产效率、丰富创作形式、激发创意灵感;在传播渠道上,能够实现精准推送,优化广告投放策略;在受众分析上,能够对用户精准画像,并实现媒体与受众的实时反馈与互动;在运营管理上,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在行业生态上,能够催生新的职业与岗位,推动行业融合等。

  “主流媒体在推动系统性变革中,要以AI感知受众需求之变,解决好精准定位目标用户、有效推进用户需求,实现场景化、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化传播的问题。”褚学军说,近年来新华网一方面加强各平台账号用户基本特征、媒体使用习惯、内容兴趣偏好等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着力打造能够感知全网的“新华睿思”系统,不久前推出“新华睿思”7.0版,不仅融合了多模态、大模型、态势感知等多重新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媒体舆情的洞察能力,同时还整合了公域和私域数据打造可信数据空间,为数据的高效流通与有效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以AI赋能内容创新之变

  褚学军表示,“主流媒体还要以AI赋能内容创新之变,寻求最坚实的立足根基。”他表示,新华网在改革中始终平衡“及时准确+权威独家”和“内容+技术+灵感+美学”这两个关键点,推进内容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支撑主流媒体的变革突围。

  今年元宵节,新华网推出了创意产品“花灯长廊,情深意长”,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元宵节的主题报道巧妙结合起来,运用AIGC打造了一条花灯长廊。结合这一成功案例,褚学军认为,主流媒体要积极运用AI技术发现宣传报道新角度,以独家视角在同质化内容中脱颖而出;要通过数据采集、加工,开辟内容生产的新维度,以数字化能力释放数据的新价值;要通过AI与人脑的协同共创,探求创意美学的新高度。

  此外,储学军还认为,必须借助AIGC提高内容生产效率,通过自动生成内容来迅速壮大中国声音在国际舆论上的覆盖面和集群声量;借助AIGC跨越语言障碍,通过亲切地道的母语来表达,让对象国家受众真正听得懂;借助AIGC高效规避文化差异,减少素材收集整理所需要的大量人力投入;借助AIGC打造更多虚拟与现实结合、创意与美学兼具的多模态内容,增强受众的时空穿梭感和沉浸感。

  以AI推动平台运营及机制之变

  5月20日,新华网新版客户端正式推出,以AI进一步强化内容定制化生产推送。同时,通过网站建设、运维提供可靠的平台,根据业务需求快速生成一系列轻量化的SaaS(软件即服务)应用,为全网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底座和有力支撑。

  对此,褚学军认为,要以AI推动主流平台之变,运营之变。“一方面要用足用好外部新媒体平台,发挥‘主信源’主作用;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智能化生产传播平台。”褚学军表示,新华网就是以“超级编辑部”、采编助手等智能化编辑系统为抓手,通过AI的深度嵌入来大幅度提升内容策划、制作、传播的智能化水平。

  在运营上,主流媒体一方面应该依托自身的数字化传播能力,深化“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拓展多元链接,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整合数据资源、搭建数字平台,打造智能化应用,努力抢抓数字经济的发展红利。

  褚学军介绍,新华网在这方面积极尝试,打造了新华数据要素联合平台,并孵化了新华AIGC应用使能平台、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应用,在税收、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也实现了落地,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有力地开辟了新华网经营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此基础上,主流媒体应积极运用AI推动体制机制之变。褚学军提出了几点思考:要紧跟AI等新技术的迭代,用互联网思维主导内部资源配置;要打破传统组织架构局限,创新全媒体生产传播流程,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充分释放新闻生产力;要着力培养一批适应智能化传播要求的,能写稿、善制作、会数据分析、懂产品运营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强考核引导,依托大数据、AI技术构建更加全面、准确、客观的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为内容生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