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丝路出版合作新路径

作者:朱生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08

核心阅读

  出版走出去,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中国书,“一带一路”国家需要了解中国哪些文化?为此10多年前我们组织了阿拉伯文化市场的调研:走访约旦、沙特、埃及等地多家书店,咨询采访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发现三个痛点:一、中国图书数量少,阿盟国家每年引进我国图书数量极少;二、主题单一,集中在传统文化,缺少当代故事;三、语言隔阂大,当地读者需要本土文化的表达。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服务国际文化交流,积极探索出版走出去,在出版国际合作交流领域取得了一点成绩,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版权累计引进1500余种、输出1000余种,涉及15个语种,多次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参与了中约互译项目、中卡互译项目、中沙互译项目、“中海人文交流和互鉴双语文库”等多个项目,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特别是“一带一路”文化互学互鉴发挥了独特作用。概括来讲,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条经验。


  实现交流互鉴:

  用“调研”找方向


  出版走出去,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中国书,“一带一路”国家需要了解中国哪些文化?为此10多年前我们组织了阿拉伯文化市场的调研:走访约旦、沙特、埃及等地多家书店,咨询采访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发现三个痛点:一、中国图书数量少,阿盟国家每年引进我国图书数量极少;二、主题单一,集中在传统文化,缺少当代故事;三、语言隔阂大,当地读者需要本土文化的表达。

  找到问题,我们“对症下药”:首先是调整走出去规划布局、以当地本土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品种遴选、翻译团队组建,以文化交流带动合作出版。而今,我们已与约旦安曼市文化局、埃及大学、开罗大学、沙特国王大学、扎耶德大学等多个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智库、翻译家、出版家主动联系我们洽谈合作,表示愿意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此外,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北美和亚洲、西欧等传统出版走出去区域,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良好契机,我们也积极地走向拉美和非洲出版市场。2017年我们和巴西东进出版社成为合作伙伴,2025年刚与突尼斯迦太基大学达成合作协议等。通过调研,我们深入了解当地文化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交流互鉴,形成良好互信的合作关系,为版权和文化合作提供扎实的基础。


  聚焦重大项目:

  用“引擎”带全局


  有了方向,还需要“抓手”。对出版人来说,重大项目就是最好的“引擎”——它能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从“单点突破”变成“全局开花”。

  2016年起,北师大出版集团就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推进“‘一带一路’中阿友好文库”重大出版项目。该项目目前储备选题近200个,已合作出版图书80余种,涵盖阿拉伯文、中文、英文和法文等4个文种,涉及约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11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中阿人文交流的亮眼名片。2018年我们与五洲传播出版社共同承担“中沙经典和现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2023年我们与沙特卡利玛出版集团共同开展“中沙文学作品互译项目”等等。这些项目不断夯实中阿出版界的“朋友圈”友谊、带动了一大批高质量图书陆续出版面世。


  用好传播平台:

  用“场景”促合作


  国际书展是很好的文化交流的平台,但书展不单单是出版物展示的平台,更应该成为互相吸引交流的“场景”。

  近年来,我们主动加强与我国驻阿拉伯国家各使领馆的沟通交流,不断拓展深化与阿拉伯国家文化出版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文化出版机构的互访,初步形成了常态化的信息交流机制。通过信息深度交流,提前了解阿拉伯国家不同国际书展的特色定位,有针对性地策划展会文化交流的“场景”内容。通过学术交流论坛、读书沙龙、访谈对话等,做到参展有重点、有成效,活动有亮点、有影响,宣传推广有创新、可复制,探索形成我们丝路出版合作的新路径。以约旦安曼国际书展为例,2015年起我们连续9次参加该书展,通过多元化的推广传播方式,将中国一批富有魅力的学者和作家介绍给阿拉伯国家同行和读者。2018年9月,我们与安曼市文化局在当地的老城中心书店共同设置“中国书架”,营造中国图书的现场感,促进和深化了学术交流和社会大众对彼此文化的了解。


  拓展合作边界:

  用服务深化交流


  我们认为,出版走出去不仅要拓展版权交流、图书贸易,也要通过服务走进去。

  北师大出版集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这所百年名校,以教育出版为主业、以教材出版为核心,教育服务既是其发展的优势,也是出版拓展的资源。2024年6月,我们和泰国南美有限公司在泰国曼谷举办北师大版基础教育教材实体图书销售签约暨赠书仪式,开始为当地中文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材资源服务;2025年4月,我们和突尼斯迦太基大学合作建设“北师大书法教学试点”,除了提供教材,还开发了“线上+线下”教学服务包。我们还立项资助学界开展“教育出版服务‘一带一路’案例研究”课题研究,力求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使文化交流能够真正“扎下根”,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在出版走出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每一本中国书都可以成为打开世界的“文化钥匙”,每一次合作都可能成为连接文明的桥梁。北师大出版集团深知:走出去不是一家之责,而是全行业的使命。当前我国正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相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出版界的同人经过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以书为媒、以文化为桥梁,让中国出版在世界舞台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