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封面新闻“揭穿视觉贫困谎言”新闻专题报道——
用真相粉碎谣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9
老人和她收养的孙女,长期居住在破烂的房屋中;小女孩成绩很好,但因为没钱上学,只能和弟弟在家放羊砍柴;老人在路边推销石榴,石榴却被人扔到地上;9岁男孩和奶奶相依为命,背着背篓沿路卖石榴……2023年以来,在四川省凉山州、攀枝花市,出现了不少令人心酸的悲情短视频,“可怜”“贫穷”“苦难”,是这些短视频的通用“关键词”。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短视频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出现,情节内容高度相似,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我们对此进行了连续调查采访,发现这些视频都是虚假摆拍,视频拍摄者靠贩卖苦难、收割流量、消费爱心,最终牟取利益,背后是一条“吸粉—引流—带货—变现”的灰色利益链条。针对这样的“视觉贫困”乱象,封面新闻开设贯穿全年的“揭穿视觉贫困谎言”新闻专题,聚焦“视觉贫困”网络乱象,用真相粉碎谣言,该专题报道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新媒体)类二等奖。
走访调查 寻找视频当事人
在视频博主“云南波波”发布的视频中,一名年迈的老人和孙女住在一间破烂房屋中相依为命,感动了不少网友。为了找到老人和女孩了解情况,我们与当地网信部门一起在凉山州内持续寻找,最终,在西昌市马鞍村找到了他们。
经过了解,视频中的老人确实是马鞍村人,但视频中的破旧房屋只是一间放置农具的生产用房。小女孩也并非老人的孙女,而是视频中“村长”的女儿,而这名“村长”,实际是村民张某。
这名博主还发布了他给一名彝族老人发放3000元捐款的视频,文案为:“已经安排好,感谢大家支持”。我们了解到,他确实向老人发了3000元钱,但在视频拍摄结束后,又收回了2800元,实际只给了老人200元。
在这名博主的另一条视频中,一名成绩优异的女孩因为家庭困难,没钱上学,和弟弟辍学在家放羊砍柴,平时只能吃土豆。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评论,表示想要资助他们。
几经周折,在西昌市巴汝镇中心校,我们找到了视频中的姐弟两人。经现场询问和核实,姐弟俩并没有辍学,且两人都有身份证、学籍证明,不存在没有户口的情况。姐弟俩的爷爷奶奶家中有农田,孩子会在课余时间主动砍柴、喂猪,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与视频提到天天吃土豆等情况不符。
为了让证据链形成闭环,我们联系上了博主“云南波波”进行采访。当问到他发布视频的原因时,他承认拍这些视频是为了流量,“待粉丝量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好走上带货的道路”。
我们根据前期深入核实查证的内容,形成了以证据为核心,以现场走访为叙事特色的辟谣稿件,于2023年2月20日晚率先在四川省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独家发布,第一时间对虚假视频内容进行澄清回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层层抽丝 揭示“苦情”背后利益链条
谣言并未终止。一名老人带着两名小女孩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车外,老人满眼无奈,只能说一句“生活本来就不讲道理”……2023年9月,多个情节相似的“石榴滞销”视频,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广泛传播,引得众多网友的关注。
这些视频是在哪里拍摄的?内容真实吗?抱着怀疑的心态,我们开始采访调查。通过反复观看这些视频,我们在画面中发现了一个模糊的门牌号——“乐寨村12组10”,通过搜索,我们确定该视频拍摄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
沿着353国道,我们开车近4个小时,来到会理市新发镇乐寨村。在近40℃的高温下,我们一路打听,最终找到了12组10号的门牌号,经过对比,我们确认这里就是视频的拍摄地,但视频中的老人家并不住在这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挨家挨户询问,我们最终找到了视频中“贫病交加”的老人。毫不意外,他告诉我们,这些视频都是摆拍的,拍摄者给了他400元钱,手把手教他如何“演戏”。
在之后的近两周时间里,我们实地走访了凉山州会理市、攀枝花市仁和区的石榴产区,分别找到了上述“石榴滞销”视频中的多名当事人,经询问,这些视频无一例外都是虚假摆拍,多名短视频博主付费请村民当“演员”,虚构故事,渲染悲情,拍摄了情节相似的内容。其中,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传播上亿次、感动众多网友的9岁男孩“小宝”和奶奶相依为命卖石榴的故事,也纯属编造。
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这些视频背后,其实都是“卖惨”带货的营销套路:通过有意制造出的摆拍虚假视频引流,然后在平台带货销售石榴,让众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在感动之余下单购买,最终牟取利益。
经过扎实的调查采访,我们客观、完整地还原了一些博主以“爱心助农”的名义,刻意制造“视觉贫困”现象的全过程,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利益链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对“视觉贫困”现象的深思。
融合报道 还原“视觉贫困”背后真相
凉山州是我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2020年,凉山已经全面脱贫摘帽。然而,凉山又是一个“天然的流量池”,时至今日,仍然有各种声音在“污名化”凉山,虚假的“视觉贫困”就是其中一种。
“大凉山小女孩每天上学捡瓶子”“哥哥考上北大,弟弟辍学在家卖苹果”“凉山百万网红虚假宣传案”……从2023年到2024年,封面新闻搭建的“揭穿视觉贫困谎言”专题,一一还原了这些“视觉贫困”现象背后的真相,揭穿了谣言。我们用30余篇融合报道,完整还原“卖惨”视频“造假”全过程,揭开了“视觉贫困”背后的经济链条:部分视频博主靠着贩卖苦难,收割流量,消费爱心,最终牟取利益,“假剧情、真套路”的致富密码,首次展现在大家眼前,在全网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解决“视觉贫困”的问题,不能仅靠报道。于是,我们用新闻评论引导读者,请来专家学者剖析原因,律师以案普法教育,还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建言献策。
除了图文报道,我们还通过视频、漫画等形式还原了事实真相。在不断地曝光、揭露下,“视觉贫困”这一话题迅速成为全网热点,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2家中央媒体、107家省级媒体的关注,封面新闻矩阵阅读量超2亿,全网各大平台阅读量超5亿。
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深度报道,“视觉贫困”这一现象受到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多部委共同开展“清朗行动·打击视觉贫困”专项整治行动,“凉山曲布”“凉山孟阳”“笑宝来也”等众多“卖惨”网红,受到属地公安部门依法严肃处理。如今,“卖惨”带货现象在凉山得到显著遏制,相关案例明显减少,“视觉贫困”也成为我国网络辟谣的一个专属标签。
(作者均系封面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