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法治网“中国‘枫景’”系列微视频——
让主流舆论直抵用户心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9
在山东德州,我们拍了孩子们写下的一撇一捺;在重庆石柱,我们听老乡们讲川菜的五味调和;在河北承德,我们登上“望海楼”见识塞罕坝林海的浩瀚……这些是发生在2023年夏天的事情。南北间行进,巷陌中穿梭,我们并不是要记录人文地理,而是在寻找链接,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直抵用户心头的链接。
2023年6月,法治网制作的“中国‘枫景’”系列微视频开播,迅速圈粉。在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国‘枫景’”系列微视频获评系列报道(新媒体)类二等奖。“中国‘枫景’”系列微视频的制作,是法治网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背景下推进有效传播的一次尝试。
建立链接
“枫桥经验”肇始于上世纪60年代,发源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其主要做法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
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此后,“枫桥经验”从小镇走向全国,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为“枫桥经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法治网接到了做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网上主题宣传的任务。
让用户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接受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及参与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中来,是我们定下的传播目标。
问题是,怎么实现?答案是,建立链接。
我们要找到一条能够让用户对新时代“枫桥经验”有直观、切身触感的路径,也就是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直抵用户心头的链接。
文化链接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法治日报》版面上的“老面孔”。法治网创作团队翻遍报纸上的各类报道,消化吸收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运用充满其间。
“以和为贵”“礼让和谐”……这些传统文化基因不仅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源头活水,更是人民群众心里最朴素的价值认同。
文化链接,由此开始搭建。山东德州,唐朝时曾为平原郡,书法家颜真卿曾在此任太守。如今的德州,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中,打造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品牌——“德为民”。两相结合,我们从颜真卿书法中找出“德”字,以拆字方式呈现“德为民”在于心、在于行、在于直的文化内涵。于是,有了孩子们书写的镜头。
重庆石柱,巴盐古道绵延至此,五湖四海汇聚一方,自古便讲究“和为贵”。川渝饮食文化,声名在外,秘诀在各种味料的巧妙调和。于是,有了以“五味调和”为喻,讲述“以和为贵”。
河北承德,“三个一”工作法让初看者不明所以,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耳熟能详。“三个一”与“三生万物”,除了字面上的关联,还有“和谐”本义的同质。于是,有了第三期作品《一个都不能少》。
文化,架起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用户之间价值认同的链接。
共情链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宗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枫桥经验”就是以人为本的经验,其价值体现在始终着眼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聚焦人民实际需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山东德州打造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品牌——“德为民”,不断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建设高效化解矛盾的“快车道”;黑龙江齐齐哈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四所一庭一中心”联调联动工作法,融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力量,以法治化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疑难杂症”;河北承德贯彻落实诉源、案源、访源“三源共治”理念,实行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一校一法官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将群众间的纠纷化解在田地、社区、校园。
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中的桩桩件件,都在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然而,对于大多数群众来说,新时代“枫桥经验”是熟悉的陌生认知。
怎样唤起这份“沉睡”的认知?有着切身体会的事情最有说服力。共情链接,由此搭建。
层层住户“接续”漏水,居民不堪其扰,牢骚满腹。物业公司久拖不修,推诿扯皮,最后搬出“没有交物业费”的说辞。如此情形,是不是像极了与物业公司打“拉锯战”的你?
护林员夫妇工作生活在“望海楼”,像照顾孩子一样守护塞罕坝的林海。在防火紧要期,护林员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一次。此时,手机上显示老师的电话号码,孩子弄伤了同学的胳膊。如此情形,是不是像极了工作中最怕接到老师电话的你?
我们将这些真实的案例搬上小屏,用这些随时可能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告诉用户:不用着急、不用烦心,新时代“枫桥经验”可以帮助你。
借助故事化的语言表达、喜剧式的场景设计、巧妙的镜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共情链接,轻盈地走进用户心里。
在复盘这项宣传工作时我们发现,建立链接这一工作方法,不仅适用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网上主题宣传,也适用于所有的内容生产。建立链接,是我们做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网上主题宣传的工作方法。“流量时代”的正能量传播,更需回归新闻规律,找准报道对象与用户之间的关联点,建立信息需求链接、价值需求链接、情感需求链接,通过服务式思维、场景化传播,提升内容与用户的黏性,重构主流媒体与用户的链接。
(作者系法治网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