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
十年磨一剑 传世古文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孙伯君 主编
黄山书社
2024年5月,孙伯君先生主编的大型民族古籍整理研究丛书《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由黄山书社出版,目前已经推出第一辑10册。该丛书是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也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及“十四五”安徽省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是集西夏学领域多位学者之合力历经十余年时间完成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以高水平的集成刊布与规范化的释读研究为学界提供一份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西夏文《大宝积经》总一百二十卷,佚名译自汉文本。存有西夏惠宗秉常(1067—1086年在位)时期的初译本和西夏仁宗仁孝(1139—1193年在位)时期的校译本多种。集合俄、法、英三地所藏文本,现存经卷总数达五百余卷之多。孙伯君先生自2012年起就有对西夏文《大宝积经》进行全面整理研究的规划,并且指导研究生陆续对其中已经刊布的部分卷册进行释读研究。2016年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并成功获批。此项目集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研力量,组成了高质量的科研团队。2017年团队成员还赴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查阅俄藏文献相关文本。自2012年至2024年,历经13个寒暑,团队竭尽全力搜集世界各地所藏相关文献,顺利完成了全部内容的整理释读工作,最终迎来了《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丛书的出版。
《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计划出版三辑共30册。这次出版的第一辑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西夏文《大宝积经》导言,详细梳理了俄藏全部编号文献的文本形制特点,重点介绍了俄藏文献的发现、刊布与研究情况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价值和解读示例;第二部分为西夏文《大宝积经》卷一至卷三十九的整理研究。该丛书在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整理和译释、西夏仁宗皇帝校经原则与背景、佛教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以及西夏文文献整理研究的范式等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是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整理与译释获重大突破。该丛书在西夏文录文基础上,对每个西夏文字注音、对译,并与汉文原典进行对照,形成了一部基于佛教典籍的西夏文、汉文双语对照语料库,为西夏学、藏缅语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二是可以进一步了解西夏仁宗皇帝校经的原则与背景。《大宝积经》仁宗皇帝时期的新译本与惠宗时期的旧译本的对勘研究显示,中晚期的西夏佛教明显受到了藏密的种种影响,不同佛教传统在河西地区的融合与发展,是西夏与周边民族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结果。三是为佛教中国化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西夏佛教上承敦煌、吐蕃,下启元代,从文献中能够了解大乘佛教在中国古代河西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进一步揭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厘清河西地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提供重要实证。四是为西夏文文献的整理与解读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研究范式。该丛书选定民族古籍文献的“四行对译法”,不仅能够精确解读西夏文原文,还能通过国际音标和汉文翻译,建立起不同语言之间的桥梁,既可为冷门绝学的西夏文古籍整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样本,也能彰显我国在西夏文古籍整理方面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成就。
借助西夏文《大宝积经》释读这一项目,西夏学界以老带新,引导很多年轻学子进入西夏学领域,在开阔的学术视野下学习西夏文文献解读研究的科学方法,从此迈入了西夏学的大门。这部巨著是当代西夏学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出版不仅让学界看到民族古籍“冷门不冷,绝学不绝”的发展盛况,也让更多的视线关注到民族文字与古籍研究。随着文献整理出版工作的不断推进,西夏学的前景更加广阔,也必将为中国的古籍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