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人生

——读周敏《蓝天野:小舞台,大情怀》

作者:泉州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张家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从演员到副导演、导演,从在《青春》中出演没有名字只有绰号“红鼻子”的老年更夫,到以85岁高龄在《甲子园》中扮演男一号黄仿吾,蓝天野走过了波澜壮阔、神奇瑰丽的戏剧人生。

  是演员,不只是演员,为了演好戏中人物,蓝天野所做的不仅仅是正式表演前一次又一次的排练。为了演好曹禺先生话剧《北京人》中的曾文清,他着重补文学知识,研究如何用吟诵的方式表现人物念《钗头凤》的场面。为了展现出他“懂鸽子行家”的气质,他仔细翻阅《鸽经》《都门豢鸽记》等相关图书,还向养鸽人请教。因曾文清擅长饮茶,他特地拜访老茶客,请教老北京饮茶的规矩与讲究。他认为,演什么角色,就要是什么角色,而不只是像,像是不够的。

  在艺术的成长之路上,蓝天野是极其自律的人。1964年,在北京市房山县岗上村的半年时光里,蓝天野跟随村党支部书记吴春山深入田间地头、山坡果园,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养护情况。他不仅与村党支部书记打交道,也与众乡亲打交道,向他们讨教农活儿的技巧及耕种知识。半夜里,吴春山起床给牲口添草喂料,他也立刻起床下地,边看边学。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电视荧屏上为几代观众留下广为传颂的经典形象:“红鼻子”、库力金、秦仲义、曾文清、董祀、单于……蓝天野还是姜子牙。诚如作者在书中写道的:“在众多角色当中,蓝天野扮演的姜子牙赢得了最多的赞誉,这个和蔼可亲又仙风道骨的形象,陪伴千千万万‘70后’‘80后’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也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珍藏着的童年记忆。”走笔至此,突然想起读小学时,沉迷电视剧《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他代表正义,一身长衫、须发尽白的模样至今深深地烙印在我脑海中。至此,我的记忆与周敏的书写产生深深共鸣。这何尝不是源于艺术的感染力与穿透力?

  周敏对蓝天野的艺术理解,做了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提炼。她说:“演员要尽可能多方面熟悉生活,要懂得人,要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她还说:“戏剧演出的成败,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演员。”88岁高龄时,蓝天野导演迪伦马特的经典戏剧《贵妇还乡》。一次排练中,一个年轻演员的动作始终不到位,蓝天野突然扔掉手中的拐杖,倒在地上亲自演示,边演示边为大伙儿讲解要点。如此危险的动作,着实把周围人吓出一身冷汗。然而,在蓝天野的世界里,对艺术义无反顾的投入是没有年龄界限的。

  《蓝天野:小舞台,大情怀》揭示的是蓝天野的成长秘诀,也是诸多艺术家共通的理解与做法。窃以为,周敏笔下的蓝天野树立起的不仅是大师风度,更有为人的真诚、做事的严谨,以及对表演艺术几十年无保留的热爱与沉浸。斯人已远去,蓝天野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戏剧舞台上经典的人物形象,还有一笔笔厚重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