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可以已

——一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成长之路

作者:清华附小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优秀班主任 焦玫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我非常好奇,李延年如何总能在至关重要的时刻,发挥优异的战斗能力呢?

  阅读《李延年:从“小猪倌”到大英雄》,解开了我内心的疑惑。

  这本书重点讲述了李延年的成长历程。李延年家境极度贫寒,7岁时,母亲把他送到姨家做猪倌。5年后,12岁的他能上小学了,但必须要学会做饭。李延年跟着母亲和姑姥姥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做菜,还有了自己的拿手菜。

  在学校,李延年如饥似渴地学习,两年半学完初小课程。其间凭借自己的做饭能力,还当上了“主厨”。

  1945年,17岁的李延年参军了。作为新兵,他在第一次战斗中就缴获了枪支;作为通信员,他能经受住考验,顺利完成任务。后来,他成为警卫员,跟着刘世光政委学习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很快就入了党;又跟着黎原政委学习用兵之道,积累实战经验。其间,李延年多次在教导大队学习,并被选上到东北军政大学学习,成绩优异。在湘西剿匪中,李延年作为七连副指导员,带着两个排顽强战斗,在连山乡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有了战斗经验的李延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完成了坚守346.6高地的艰难任务。这一切能力源于李延年多年学习的积累,他在姨家学、在学校里学、向身边的人学、在战斗中学。他历经战火的洗礼,舍生忘死,英勇杀敌,为建立、保卫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青少年阅读英雄李延年的故事,不仅要看到他一生的忠勇,也要看到他一生的好学。离休后,在李延年家里,订有《参考消息》等近10种报纸。“学习,是父亲保持了几十年的习惯。”李延年的女儿李忠霞说,“一天时间里,看新闻和学习占用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如这位老英雄一样,坚持每日学习呢?

  希望英雄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到“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和献身祖国的崇高境界,更能让孩子们学习到“学不可以已”的人生真谛,在正能量的引导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