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阅读+服务”京东图书助读书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成 文/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京东图书在北京举办“一条书香路”活动,让阅读之花在生活中绽放。

在“一条书香路”活动现场,一位读者正在拍照。


  “点击下单,次日达,新书很快就到手了。”近日,在江西南昌一家普通社区图书角,市民刘女士在浏览完“4·23”世界读书日专题页面后,通过京东图书下单购买了自己心仪的人文社科读物。不到24小时,这本图书便通过京东快递送到她手中。

  今年“4·23”世界读书日,京东图书发起“阅读狂欢节”活动,精选涵盖文学动漫、经管励志、童书绘本、考试教辅等众多品类好书,为广大读者打造多场景书单与线下互动活动,让阅读融入生活的各个场景。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深入推进,图书消费场景不断拓展,阅读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平台型企业主动作为,持续用技术创新、渠道延伸和内容供给激活阅读生态,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京东图书近年来深耕“阅读+服务”新模式,在助力优质内容传播、拓展阅读人群、优化图书流通、建设数字阅读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全民阅读添薪助力。


  以内容建设为核心 推动图书流通体系提质增效


  内容是图书的根基。京东图书与全国上千家出版单位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读者需求洞察驱动选品、精准运营推荐、主题策划联动等方式,为广大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质量过硬的出版物。从人文社科、少儿科普,到职场进阶、生活实用,覆盖全年龄段、多层次的阅读需求。

  2023年,京东图书“4·23”“阅读狂欢节”联合凤凰新华书店、中信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湛卢文化、中国国家地理、中智图书、葫芦弟弟、木垛图书、国教图书、蝶变学院等数千家合作伙伴及第三方图书商家,推出数量超百万册的自营和跨店好书,并通过各种力度的优惠活动,让广大读者可以“轻松低价买好书”,推动正能量内容走进大众生活。同时,京东图书充分发挥平台读者需求洞察优势,精准推荐符合用户阅读偏好的书籍,有效解决“选书难”“买错书”等用户痛点,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和体验感。

  “让读者找到好书,也让好书找到读者。”京东图书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AI技术与多维度数据分析,平台能够精准匹配个体兴趣与优质图书供给,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内容质量。

  书从哪里来,买书是否便捷,直接影响人们的阅读积极性。京东图书不断提升全链路图书流通能力,从源头优化库存管理,到终端提升配送时效,打造“快、准、稳”的图书零售服务链。平台“自营+ POP”模式,结合全国多个图书仓储中心和完善的物流体系,实现主流出版物的高效集散。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与乡镇社区,京东图书通过京东物流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线上下单、次日到达”的便捷阅读体验逐步惠及更多基层读者。此外,京东图书还积极参与农村电商进乡村工程,携手基层书店、文化服务站,推动图书精准下沉,助力乡村阅读空间建设。“以前想买新书要跑到县城,现在在手机上选好,快递送到村里,不出家门也能更新知识。”贵州铜仁一位基层教师对平台图书服务的变化感触颇深。


  以全民参与为目标 打造多样化阅读推广活动


  全民阅读的推进,离不开阅读推广的广泛参与和多样创新。京东图书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形式新颖、覆盖面广的线上线下联动活动,唤起大众阅读热情,激发社会参与活力。

  2024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京东图书与新华网联名发布“京东图书X新华悦读精选书单”,用经典著作丰盈读者思想。同时还有直降满江叠券享300减100、百万好书低至三折等专属优惠,并通过京东直播、图书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好书可看、可听、可感。

  “书香节不只是一次促销,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业内专家认为,京东图书将零售渠道优势与文化传播功能相结合,不断提升阅读活动的公共性与趣味性,正是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动能之一。


  以技术赋能为支撑 培育智能化数字阅读生态


  阅读方式的变迁带来供给方式的革新。京东图书持续布局数字阅读生态,推动纸电一体、内容延展与AI融合,通过“实体书+电子书+有声书”的一体化模式,为不同阅读偏好与使用场景的用户提供多元选择。

  平台上线“京东读书”APP,现已汇聚超过40万册的出版电子书,并结合会员体系、学习路径设计、音频课程资源,构建以读促学、以学促用的数字化阅读空间。同时,依托京东云AI能力,探索智能导读、语义理解、阅读辅助等功能,赋能弱势群体的阅读支持与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发展,通过创新功能推动普惠教育,让阅读更高效、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