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家庭:

“清雪堂”里满书香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明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清雪堂大讲堂读书分享活动现场。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力量,如潺潺溪流,润泽着家族的每一代人。于赵方而言,这份力量,便是书香。

  赵方是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的杜雪娥家庭中的一员,在家族第二代姊妹中排行老八。“从小到大,书籍一直是我最亲密的伙伴。读书不仅充实了我的知识储备,更拓宽了我的视野,塑造了我的格局,成为我人生与事业发展的强大助力。”赵方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这一爱好的养成,深受家风的熏陶与滋养。


  智慧转为教育良方


  “我们家是一个四世同堂、拥有四十余口人的大家庭。”赵方介绍,在良好家风的浸润下,全家人团结和睦、积极向上,充满着温暖与力量。为了更系统地传承家风、凝聚家人,赵方和家人从父亲赵清武、母亲杜雪娥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创立了“清雪堂”这一家族称号。

  赵方的母亲杜雪娥虽识字不多,却聪慧过人。早年,她在村头听书人那里汲取了诸多人生哲理,并巧妙地将这些智慧转化为教育子女的良方。“当年家境贫寒,家中仅能点起一盏15瓦的小灯泡。那昏黄的灯光,成为我们姊妹几个夜晚读书时最温暖的陪伴。”赵方说,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们深知知识的珍贵与读书的重要性。

  赵方的父亲赵清武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他在世时常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愿意读书,砸锅卖铁我也供!”“在父母的影响与支持下,我们姊妹八人,有五人接受了大学教育。”赵方说。

  为了激励家中后辈努力读书,同时帮助社会上的贫困学子,在杜雪娥的带领下,赵方家还成立了清雪堂教育基金。多年来,基金累计资助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学子的金额达50余万元。


  书香化作家风密码


  作为母亲的小儿子,赵方常年陪伴母亲居住,母亲的住所也是家族成员聚会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有一间书房,承载着家族的书香记忆。直通屋顶的书架上,摆放着3000多本藏书,涵盖文学、历史、科学、哲学等各个领域。走进书房,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那是知识的芬芳,是岁月沉淀的味道。在这里,清雪堂的八个小家庭,都传承了读书的好习惯。

  书香在时光中流转,早已化作清雪堂最鲜活的家风密码。家中浓厚的读书氛围与完善的奖励机制,催生出累累硕果——赵家第三代的孩子们不仅延续了大学梦,更在读书之路上不断攀登。

  在清雪堂第三代的微信群中,读书分享仍是群内盛事。无论谁读了一本好书,都会迫不及待地将感悟分享在群里,大家热烈讨论,共同汲取书中的智慧与营养。每年春节大聚会时,清雪堂大讲堂就成为家族的文化盛宴。第三代和第四代已经上学的孩子们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读书,已深深烙印在清雪堂孩子们的骨子里,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赵方说。


  知识传承家族精神


  随着第四代孩子们的陆续降生,为了让书籍更好地发挥作用,赵方和家人自发开展了“书香传递、书本漂流”活动。“年长孩子读过的书,经过精心保存整理后,流转到年龄相近的弟弟妹妹手中。”赵方介绍。

  这份书香浸润的家风,在新媒体时代也焕发新彩。两年前,赵方注册“清雪堂赵方”账号,镜头里母亲用带着乡音的“老俗话”讲处世之道:“精三分、傻三分、撇下三分给子孙”“读书养才气,勤劳养运气”……短视频里,赵方一家读书分享的日常、春节讲堂的热闹场景和母亲治家理念的讲述演绎,引得50余万网友观看,“清雪堂里好家风”话题浏览量近4亿。账号获评焦作市十佳正能量自媒体,网友留言:“这才是真正的家风传承课。”

  书香,是这个大家庭中最平常却又最珍贵的味道;读书,是这一家人最常见却又最开心的娱乐方式。“这,是父亲母亲留给我们及后代子孙最宝贵的财富。”赵方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清雪堂的书香将继续飘荡,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人,让家族的精神在知识的传承中熠熠生辉,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