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中的春分之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24
《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 绘
《江南春分》 陈相道 施敏杰 绘
春分,乃春之分也。是春季的中点,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等长,24小时昼夜平分,是春分最显著的天文特征。我国古人称春分时节为“仲春之月”,象征春的中间阶段,显现的自然景象是:大地回春,万象更新,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我以“七绝”诠释春分:
春分山色连天碧,
草绿树葱春花红。
林间燕雀鸣小曲,
田间耕机放歌声。
自古至今,国人以各种风俗习惯喜迎春分的来临,民间有吃春菜、立鸡蛋、放风筝等风俗,突显喜迎新春的盛景,祈求健康好运,自由和平。
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内蒙古外,都是春光明媚、杨柳轻盈、莺飞草绿、油菜花香的大好时光。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描绘春分时节的美术作品,它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仲春的怡人景色,以丰富的色彩展现春天的五彩缤纷。这些作品记录了春天万物竞发的美情美景,表达了艺术家对春天的敬畏和向往。
追溯古代绘画中的春分之美
古人留下的绘画作品,是生活的印迹和写照,它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重。古时画家在春分时节,在万物升灵、暖气蒸腾、阳光明媚、人气旺盛的时刻,留下他们心境的表达,思绪的涌动。从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到宋代郭熙的《早春图》,再到元代王蒙的《春山读书图》,都表达了春分时节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亲相融之景、生机勃发之态、生命朝气之情!
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唐朝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妹虢国夫人和她的眷从盛装驾马游春的场景。画家以劲细的线条,春色的敷设,湿笔的点技,草色斑斑的气氛,突显了人们在仲春时节精神焕发,踏青赏花的激情和春光无限好的情调。
宋代画家郭熙的《早春图》是一幅以绢本设色描绘初春之景的传世经典之作。系画家晚期作品,现藏于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景物集中于中轴,三远结合,远望气势磅礴,山岚弥漫,山雾朦胧,山上飞瀑流泉,山下溪水淙淙。近观小桥流水,人烟点缀,表现了春意浓浓、生机盎然的氛围。画中的山石、树木、花草、人物都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展现了青春的朝气,诉说着春天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永不淡去的春天的微笑。
明清时期画家则更加注重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如明代画家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就描绘了一幅汉代宫廷中春日晨曦的景象。是绢本重彩人物画卷,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描绘出宫中环境及人物形象,姿态各异,还融入了各类经典文化,整个画面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用笔清劲,敷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春之瑰丽,体现作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文思想。
探索民间工艺美术中的春分之美
在民间工艺美术中,如剪纸、刺绣、泥塑、编织、皮影、年画等,都以其独有的魅力和风格,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美好的渴望,也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歌颂和期待。
剪纸是一种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美术。在春分时节,民间艺人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形态的花草树木、各种动态的生灵动物、各年龄段的人物风貌,这些剪刀下生成的自然形象,贴在窗镜上,贴在墙壁上,贴在门楣上,象征着春的好运,孕育着心灵的寄托,期待着平安幸福的到来。这些剪纸装饰了生活,美化了环境,升华了心境。这些剪纸佳作,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古老艺术焕发青春活力,让剪刀下五彩缤纷的世界融入现代生活的大潮中。
刺绣则是一种将各种色彩鲜艳的丝线绣在布料上的传统工艺美术。在春分时节,人们会用刺绣来制作各种美丽的衣物和装饰品,如绣花鞋、绣花枕、绣花帕、绣香包、绣衣服、绣花边、绣唐卡、绣花草、绣鸟虫、绣祖国的锦绣河山……这些刺绣作品精美细致,别有一番风味,寄托了人们对春天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眷爱,为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的“指尖”艺术品产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泥塑则是一种用泥土塑造出的大千世界的手工艺品,是中国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在春分时节,人们会用泥土塑造出各种形态的飞禽、各种动态的小动物的造型、各形各色的小花小树、各历史阶段的名人英雄,点缀着家居客厅,装饰着办公场所。供人观赏,美化环境。寄托着人们的生活希望和理想,祈祝着对愿景吉祥的追逐和畅想。
欣赏现代绘画中的春分之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绘画艺术也在不断地守正和创新。现代画家对春分的描绘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内涵、技法和精神,更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和创新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艺术风格和流派。
现代画家吴冠中先生画的《春如线》就是一幅典型的现代水墨颂春的作品,他以数不清的浓淡相宜、各色相间的抽象线条描绘出一幅春的畅想图,绿色点彩,春色斑斓,浪漫概括的手法,把春的生灵、春的元素幻化成各种形态的线条,春风是线,春雨是线,春山是线,春水是线,紫藤是线,柳丝是线,身段亦是线,千丝万缕的线,变形扭曲的线,缠绵交织,风韵各异,巧妙地构成了春的“小乐曲”。那翠绿的斑点,那桃花色的飞粉,是线的点缀,也是点线精妙绝伦的构成,是春的精灵,是画的节奏,是升华在“线如春”画作中的生命之魂。“指尖”的春韵流淌在纸面上,无限的春色与丝绕的线条,相互照应,铺满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春分时节的亮点。画家把自然元素赋予了抽象的符号特征,绘出了一幅画家博大胸怀的杰出作品,昭示着春天,传颂着希望。瞻望着未来,唤发了生命的微笑,让目光直视生活的远方!
我所画的《江南春分》水彩画作品,画面以春天生发的黄绿色调笼罩,构成了春的气息。在春色中还有淡黄、淡红、淡紫等丰富的色彩将春分时节大江南的春光美色彰显在观者的视野中,满目青春靓丽,释放自然芬香,春情入梦,春意浓厚。在画面的远处,碧山下的农民正在播种春忙。收回视线可看到沐浴在春色中的小村落春气升腾,春水环绕,春树吐绿,油菜花黄,形成一片黄色的海洋,成为大自然恩赐的视觉盛宴。在我的画作中洋溢着春的生机,迸发着春的希望,展示着春的光辉,流淌着春的昂扬,这就是春的生命,春的灵魂,春的升辉!愿我们不负大好春光,心怀梦想,昂首阔步走向新的优美的夏季画廊!
当我谈到此时,敬请您沉静下来,静观“指尖”上描画春分时的美术作品吧!这些作品是历史的瑰宝,是文化的积淀,是生灵的记录,是春天艳丽瞬间的展现,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作家灵魂的再现!这些珍贵的美术作品告诉我们:春天是希望,“指尖”上的美术作品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特征。愿我们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让我们的文化传统灿烂永生!
(作者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