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魔童”的“魔力”在哪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26
《哪吒2》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出了一条“由中国人用中国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之路。主创团队不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更成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现代技术的激情碰撞和深度表达。譬如,哪吒源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在影片中被赋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太乙真人的形象被设计为操着“川普”口音的喜剧角色,完全颠覆了神话中“师道尊严”形象;片中众多纹饰、场景、器物等各有考古出处……
解读中国文化,要靠中国人来讲才最地道。导演饺子透露,曾考虑找国际动画团队完成关键情节的特效制作,但效果并不理想,后由138家中国本土动画公司合力“死磕”,这才有了震撼人心的中国动画“万鳞甲”。最典型的就是影片结尾处神妖对决场面,将中国传统水墨画晕染效果融入算力支撑的3D动画,画面的宏大细腻瞬间燃爆全场,让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这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影响电影产业发展的潮流之势,更是这一代人的使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的转化,也是我们对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所在。正如导演所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于作品本身,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内容,“这些不是能外包的东西”。
近年来,中国文化IP出海格外令人期待。《哪吒2》在海外首映的优异反响再次证明,在世界多元文明交融进程中,包括中式审美、中式智慧的“中国风”正从“被围观”向“被理解”进阶,我们有能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2月24日 中国文明网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