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朝明:

正本清源 守正创新

作者:本报记者 雷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25

  履职之路忙碌而充实,我为能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自豪。

  ——杨朝明


  做客敬一丹主持的《一起读书好少年》节目,和“红领巾”们谈天说地;在“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舞台,将《论语》比作“孔子的学生发布的记录老师语录的微博”……2024年,登讲台、做节目、进校园、进社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脚步很广,无论面向哪个群体、采取何种表达方式,“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始终是他心中的圭臬。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始终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在家庭美德的弘扬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杨朝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春节期间,《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也正是我一直以来关注和研究的方向。”这给了杨朝明更大的动力。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儒家的主张早为人们耳熟能详。2024年全国两会上,杨朝明提交了关于设立“拥抱父母日”的建议。“这个建议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切口,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家庭美德的弘扬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

  为了让这个建议更具可行性和影响力,过去一年间,杨朝明进行了大量调研,与各界人士深入交流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庭美德的重视。”

  参加社会活动脚步不停,回到书斋,杨朝明潜心撰著、笔耕不辍。

  2024年12月,他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发表了《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光荣使命》,提出“让这些宝贵的文化宝藏得以传承和发扬,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和灵感源泉”。

  今年,杨朝明已着手撰写山东省重点委托项目《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概论》一书。在写作过程中,他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历史渊源、内涵特点以及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力求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精髓呈现给读者。他所承担的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项目《一本书读懂中国三礼》的编写工作也已启动。同时,他申请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研究》,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力量。

  “回顾一年来的履职经历,虽然忙碌却充实而有意义。我为能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自豪。”杨朝明表示,今年还将继续努力,通过更多的建议、活动和研究成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