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主动探索才有更多可能
——江西教育社创新出版走出去路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24
多年的深耕细作,让江西教育出版社走出去工作近日迎来收获:该社总编室(版权事务部)成功入选中宣部中华出版促进会文化出版合作国际事务工作委员会公布的“2024中国出版走出去年度推荐”优秀部门。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江西教育出版社累计实现版权输出783种,涉及30余个国家及地区。其中,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项目17种,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6种,入选亚洲经典著作互译项目2种。
谈及江西教育出版社走出去的具体做法,该社总编室(版权事务部)主任杨柳和版贸经理丁梦琛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概括:始终坚持“教育”定位,注重重大出版工程走出去,不断摸索方式方法,由此探索出独具自身特色的走出去新路径。
定位精准获青睐
主动细致赢合作
江西教育出版社的主题文化类出版物,凭借优质的内容、持续的推广和细致的服务,在海外市场不断落地生花。记者也发现,这类出版物具有定位精准、讲述当代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特点。
杨柳介绍,《大道不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等13种主题文化类图书,经过持续不断地推介,得到了众多国外出版机构的关注,版权先后输出至法国、尼泊尔、印度等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道》(英文版)入选“中国书架”项目,相继在肯尼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上架,得到了当地读者的好评;以外国人的视角,向大众讲述中国故事的主题图书“外国人看中国”系列——《东南西北看中国——一位罗马尼亚人眼中的新时代中国》《地球之虹——中意丝路学者对谈录》《老乡安泽》则成功在罗马尼亚、意大利及拉脱维亚落地出版并举办多场海外推介活动。
凭借在学术出版领域的深厚底蕴,江西教育出版社打造了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出版物。丁梦琛向记者介绍,为进一步挖掘这些精品学术出版物的走出去价值,部门主动对接国际主流和知名出版机构,从推荐书目、制作试读样章,到共同挑选译者、提供翻译支持等,先后与德国斯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等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建立合作,成功实现《汉语语法演化史》(英文版、法文版、韩文版、印地文版)等多本学术出版物的版权输出。由此,江西教育出版社连续5年有出版项目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出版社学术品牌的海外知名度。
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实现“走进去”转变
除主题图书和学术图书外,助学读物和大众阅读也是江西教育出版社走出去的两大重要板块。在图书对外推广中,江西教育出版社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突破了以往的常规模式。
杨柳举例,“年级教室”系列图书是江西教育出版社早期与加拿大本土知名教育出版社加拿大电讯路出版社共同打造的一套以华人学生为目标读者的助学读物。该书重视运用国际化标准开发具有国际特色的内容,并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提供选题策划方案,加拿大电讯路出版社邀请北美国家学校一线教师编写。“年级教室”系列图书出版后,双效显著,不仅被列入加拿大文化遗产部评选的优质助学读物资助名单,成为加拿大各大幼儿园、小学指定使用的助学读物,还获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三期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该系列图书为后续助学读物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是江西教育出版社开拓海外大众阅读市场的行动准则。丁梦琛谈道,大众阅读类图书具有内容涉及面广、形式多样且多以单本呈现的特点,在版权输出过程中,部门在总结多次失败案例后,梳理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两条图书产品线,创新开拓了以成规模产品线输出版权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打开了海外图书市场。
其中,“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心灵励志系列图书产品线创立于2013年,至今已出版图书70余种,累计印数近500万册。该系列图书早在2017年就亮相第一届东南亚中国新闻出版巡回展时,现场与越南AZ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达成输出意向。在经历了双方长时间的多次磋商后,该系列图书越南文版累计实现版权输出40种,出版后市场反响热烈,并不间断地收到加印再版的捷报,多次入选越南图书畅销榜前十。
在此基础上,江西教育出版社持续关注越南市场动态,留意到越南年轻人口的上升趋势,童书市场呈现蓬勃生机,通过与当地图书公司的深度交流和分析研判,2023年至2024年,再次成功推介“芝麻熊童书系列”图书产品线,共有26种图书成功在越南落地出版。目前,还有50余种图书正在翻译制作环节。“该产品线的成功输出为我社大众阅读板块图书在海外的推广注入一股新的力量,实现中华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丁梦琛如此表示。
2025年已经开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在走出去方面将不断加大主题出版、学术出版的对外推介力度,同时持续深入海外出版市场,积极筹划设立海外编辑部,推进本土化发行,探索更多符合国际传播特点、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出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