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3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报告》发布——
产业增速回暖明显 用户付费意愿提高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23
12月2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的2024中国版权年会上,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悦发布了《2023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他介绍,为了全景式呈现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的发展面貌,该协会2024年专门设立课题组,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2023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方面进行了分析观察。
新技术赋能
产业呈现“4222结构”
2023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为16014.7亿元,同比增长11.2%,产业回暖明显。《报告》称,从更长的维度来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即自2012年到2023年间,我国的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已从1551亿元增长至16014.7亿元,市场体量增加10倍多,充分体现了网络版权产业的蓬勃活力。
《报告》指出,我国网络版权产业呈现“4222结构”。其中,网络新闻媒体市场规模占比稳定在近40%,网络新闻媒体行业在过去一年大量运用AIGC、虚拟主播、3D体验等前沿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沉浸交互的体验模式。此外,网络短视频市场规模占比近20%,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占比近20%,网络文学、网络长视频、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直播、XR元宇宙等业态市场规模合计占比近20%。
AIGC推动版权产业生产范式变革。《报告》显示,2023年,伴随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国网络版权产业已经成为AIGC工具创新应用的“试验场”。AIGC工具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细分业态加速渗透,不断重构网络版权产业的创意策划和创作流程,助力创造效能提升并激活创新表达。与之相应,AIGC的市场规模也得到迅猛增长,规模约达143亿元,AIGC应用下载量快速增长至3700万次,同比增长640%。
新增量出现
付费用户数量增长
2023年我国网络版权产业的整体营收中,用户付费收入达8043.4亿元,占比50.2%;广告及其他收入达7570.7亿元,占比47.3%;版权运营收入达400.6亿元,占比2.5%。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游戏、音乐、长视频的付费用户数量和人均消费额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国内头部长视频平台、音乐平台的付费用户数,稳定在1亿以上。
《报告》分析认为,这得益于3个原因:一是经济回暖,提升了人们购买力,而且“90后”“00后”日渐成为主流用户,他们有着较强的付费意愿;二是2023年网络版权内容精品迭出,激发了用户付费意愿;三是各平台在运营上更加细致,更好满足了用户的内容需求。
2023年,我国网络版权产业的用户在各类移动端的内容应用上,平均日使用时长达2.99小时。从用户分布看,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用户占比达47.4%,小镇乡村用户越发向城市集中。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的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用户的整体生活节奏加快。因此,在版权应用总时长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用户对碎片化、轻量化、易获取的内容需求更加旺盛。
2023年,微短剧、小游戏等轻量内容爆发崛起,并以社群分享为传播纽带快速向全网用户渗透。从数据上看,2023年短剧应用月活用户规模近1.5亿,同比增长782.8%。小程序游戏和云游戏,受益于轻量化和获取便捷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至200亿元,同比增长3倍。
新内容引领
打造精品成为行业共识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网络版权领域涌现出一批有温度、厚度和力度的主旋律精品力作。在视频领域,《逃出大英博物馆》《欢颜》等160部作品,入选2023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其优质内容相比往年显著提升,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上,2023年我国网络版权产业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体裁形式和叙事模式上进行了深度创新,精心打造了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品佳作。例如,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诗人李白和高适的友情为主线展现盛唐风貌、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备受观众好评并被引入央视总台2024年春晚节目。
文化出海成为热门话题。《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网络版权内容海外影响力继续走高,创新叙事模式的传统古装剧、展现新一线城市生活的言情剧在海外热播,引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热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网络版权内容生产模式也实现了出海,即以中国网文为IP进行改编,并在海外本地化拍摄制作的竖屏短剧,原创网络综艺也实现版权制作体系向东南亚全套输出。
跨界融合加速创造新增长点。2023年《繁花》《去有风的地方》等一系列新主流影视剧播出后,基于交互式传播效应,引发了“线上收视热”与“线下文旅热”联动的社会反响,为各地文旅创造出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