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两岸家书》:举重若轻诉悲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30
《两岸家书》衍生艺术展连通线上线下。 资料图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在纪录片《两岸家书》每集开篇得以具象化呈现:封封家书徜徉于浩渺天地间,CG动画中,笔力千钧的文字从承载浓浓乡愁的台湾海峡跃出水面,最终汇集成片名四个大字——两岸家书。背后的一轮圆月,寄寓着对远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成为连接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意象。
近日,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哔哩哔哩、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与台湾视纳华仁(CNEX)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6集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在海峡卫视、东南卫视、哔哩哔哩热播,获得广泛反响,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不禁让人泪湿眼角。《两岸家书》中祈盼祖国统一的主题之重不言而喻,而该片却通过个体、微观记忆的表述,举重若轻地实现了宏大主题的落地,对于强化两岸同胞自觉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同类题材创作具有很好的示范价值。
史海钩沉 情感鲜明
钱穆曾在《师友杂忆》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整理国故与发掘文物外,“产生”这些史料的“具体方面”和围绕它们的“实际人生”又在哪里?其实,“具体方面”和“实际人生”中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情感表达,是“产生”和看到这些材料的所思所想与所感所悟。《两岸家书》为冰冷的历史赋予了情感的温度,这也是《两岸家书》最为鲜明的底色。
合两岸之力,主创团队辗转北京、福建、台湾、香港、山东、湖北等多地,抢救性地寻访与家书相关的多方人员。探访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福建省档案馆、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机构,从1.2万余封两岸家书中选取了20个感人案例、近50封家书。
与既往重历史证据、考古研究的宏观正史讲述方式不同,大的风云际会在《两岸家书》中自觉隐退为个人命运转折的时代背景。该片以个人经历串联起看似不相干的社会时局,展现了历史的多元面向。观众可以清晰感受到,个体命运随时代变化而上下浮沉,好似海上浮萍,又如迎风飞蓬,而两岸人民的悲欢离合也由时代所造就。
《两岸家书》中呈现了书信、地契、分家文书、族谱、舆图、典籍、资料影像等至少24种历史资料。其中,绝大部分历史资料与“具体方面”“实际人生”关联甚为紧密:观众既可以通过一封封书信走入谢亚和与林秀春、王德耀与刘谷香、桑顺良与肖娟娟等人或遗憾或圆满的爱情故事,也可以从张士箱留给儿子们的分家文书、连横写给儿子连震东的书信中感受到血脉相连的浓浓亲情……为了让情感表达更加准确、动人,书信的同期配音也会考虑不同语境下语调的细微变化,从而让躲在字面背后的写信人的心理状态也被一并展陈。
史料之外,专家解读也融入了他们对人物的情感窥探与思考。比如在第二集《迢遥漫漫回家路》中,台湾作家杨渡在谈到连横与《台湾通史》时,并非正面切入、直接评价其书其人,而是对连横的授课情景进行动情描述:“连横从家坐人力车出发,人力车夫知道他要去讲《台湾通史》,坚持不收钱。连横用典雅的闽南语演讲,连人力车夫都会进来听。”这些“具体方面”与“实际人生”的表述,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
打捞“瞬间”凝固永恒
《两岸家书》中,几乎每集都有两三个主创团队精心打磨的“瞬间”。这些“瞬间”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记忆锚点,更为宏大历史填补了血肉与肌理,使之变得更加饱满,从而和每一个观看场域的“我”有关。比如在第四集《隔海相望且相惜》中,一路溃退的国民党军队为补充兵力在福建东山岛抓壮丁,外公谢亚和离开东山岛时将一块银元丢到岸上,外婆林秀春始终把这枚银元藏在身上,日子再难再苦也没舍得花,当银元不慎被孩子抓起丢入湖中时,林秀春舍命冬日跳入冰冷的湖水中寻找银元。再如在第六集《情深义重是为家》中,往返两岸36年、自费背200多位台湾老兵骨灰回家的高秉涵,13岁被迫离开大陆,临行前母亲给了他一个石榴,当他在车上低头咬石榴时,再转头已不见母亲的身影,他用力将石榴摔碎,从此一生再也不吃石榴……一块银元、一个石榴,像这样的细节在全片中还有许多,这些在大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被忽视的私域书写,正成为不同时代情感记忆的鲜明注脚,而在这些“瞬间”中却又凝固着不容置喙的关于人性与情感的永恒。
这些“瞬间”是历史中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创作者的钩沉、发掘、凝视、书写也在某种意义上发挥着抢救历史的功效。比如一块银元的故事就是那个特殊年代,东山无数家庭命运的缩影。《两岸家书》拍摄期间,整个东山岛亲历过抓丁浩劫的“活寡妇”尚有3位在世,到今年5月《两岸家书》制作完成准备上线时,最后一位“活寡妇”林沈美菊老人也离开了人世。
视听结合 唤醒乡愁
与广域性的历史瞬间常被文字、影像等记录所不同,这些私域性的历史瞬间大多只能依靠口述而获得。但是如果按照常规的口述史表现方式,以一问一答的正反打镜头来呈现这些瞬间,必然会消解其感染力。《两岸家书》在呈现这些瞬间时,大量使用了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动画表现方式。这些动画突破性地强调了色块而非线条,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对人物和场景轮廓的勾勒,进一步增加了大的色彩与写意方面的情感比重。这种方式也暗合着该片进行历史研究时情感转向的整体思路,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共情共鸣。
在听觉记忆方面,该片使用了《怀念祖先》《思想起》《原乡人》《雨夜花》《月圆花好》《外婆的澎湖湾》《康定情歌》《家Ⅱ》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歌词中所对应的时代背景与叙事进程桴鼓相应,再次调动起民众的集体记忆。例如1984年罗大佑在《家Ⅱ》中唱出了老兵们压抑已久的心情,他如是唱道:“给我个温暖的真相和一个燃烧的爱情,让我这漂泊的心灵有个找到了家的心情。”此外,台湾演员张晨光在该片中贡献了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纪录片旁白配音,其磁性略带沙哑的音色富有感染力。片中闽南语、山东话等方言的使用,也成为弹幕上网友竞相热议的对象,唤醒着更多人沉淀在记忆中的难忘乡愁。
《两岸家书》不仅让尘封的故事可视、可听,还实现了思念的可感。在上海举办的纪录片《两岸家书》衍生艺术展上,有超过2000名观众到场“拆信、读信、看信、写信”,观看与纪录片相关的珍贵资料与展品,阅读片中部分的家书文字,收听与家书相关的声音内容,完成了独属于自己的家书体验。这种线下可感的体验方式,也为进一步完善纪录片产业链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