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版权宣传转化出新招——
强化保护意识 激发创新活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29
宣传视频截图。主办方 供图
网络达人或身着“苗绣”经典服饰,或走进民族特色的老店和手艺人聊聊创作故事……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版权贸易基地(西南)成立两周年为契机,贵州省组织开展了“多彩贵州·贵版流金”2023年民族民间文化版权宣传与转化工作。贵州省版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全面、立体地展现了贵州版权事业的发展成果,还有助于宣传普及版权知识,强化版权保护意识,激发创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新时代版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善用平台 搭建转化新路径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活动中,贵州省版权局联合巨量引擎优势代理服务商——贵州云图时代信息技术公司,围绕版权知识普及、版权案例分享、版权保护经验推广、版权宣传活动发布、版权商品展示介绍等内容,生产制作了系列宣传视频并在抖音平台发布。活动吸引了贵州省内外颜值、变装、文旅探店等领域的达人纷纷参与,他们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示同款版权产品,进行“版权非遗产品”的宣传。
有的达人通过穿戴非遗首饰、变装秀服饰等方式拍摄变装、颜值展现视频,展示“贵银”“苗绣”等特色产品;有的则走进版权产品店铺,与守店人一起讲述民族特色文化版权产品背后的故事。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版权产品的曝光度,也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版权保护的认识。
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这一载体,贵州在版权作品的宣传和转化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据统计,截至8月底,该活动在抖音平台上的播放量已接近2000万次,多名抖音达人走进安顺帛巴瑞、施秉舞水云台、都匀艾蓝文化等民族民间版权商品工作室中,结合版权商品创作创意视频。这些优质视频在抖音上的累计播放量达到了700万次,获得了超过2.1万次的点赞和评论互动。其中,一条对国家民族民间文化版权贸易基地(西南)和版权保护介绍的竖版短视频,累计播放量更是超过了110万次,反响热烈。
版权作为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关键要素,不仅能够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原创性,还能在保护的同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该负责人表示,贵州省版权局未来将着重对民族民间工艺品的版权转化和交易进行渠道拓展与全面助力。
全面发力 开拓多元发展方式
除了通过达人带货的方式宣传贵州版权作品外,此次活动还将部分贵州特色版权商品带入了短视频销售平台,搭建了贵州版权商品店,进行大批流量推送,助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版权产品的推广。在2万余件版权登记作品中,初选出50个易于传播和销售的版权商品,最终优选出5个版权商品,其中包括贵州娃娃、蓝染笔记本、冰箱贴、蜡染纸巾盒、刺绣手机壳等,这些甄选的商品目前已经全部上架到抖音小店进行产品展示和售卖。该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搭建的贵版流金专属视觉抖音小店,目前已完成店铺开设、产品上架、视频运营等工作,下一步运营主体将与更多版权设计企业沟通,进行商品的上架和运营。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贵州省将继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版权保护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他们还将强化品牌建设,通过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营销渠道方面,贵州省版权局也将积极拓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多元化的销售渠道,让民族民间工艺品更好地走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此外,他们还将注重培育专业工匠人才,通过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创新能力的工匠人才,为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这些举措的实施,将为推动贵州多彩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通过版权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方式,贵州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