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挖文化IP——

文昌年画讲中国故事 版权为媒赴世界舞台

作者:本报记者 赵新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29


  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创作品《天下第一福》。

  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供图


  “北孔子、南文昌”,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绵阳就是文昌文化发源地。作为一家文化创意型公司,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文昌文化,依托发源于绵阳、影响全球华人的文昌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入选“2022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

  “近年来,公司大力加强作品创作、版权保护运用和管理,版权产值持续向好发展。”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钦甲提到,公司深挖文化IP打造、城市形象IP孵化、文旅IP运营等跨界营销,知识产权转化效果良好。


  着力原创打造核心竞争力


  翻看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长长的“自主版权作品获奖单”,可以清晰地看到,近年来该公司在发力原创作品,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比如,公司原创版权作品《天下第一福》文创系列产品在国内外获奖30余次,其中2019年获得亚洲艺术节金奖、四川省十佳版权登记作品;2021年《文昌年画·福欽元福饼》荣获“第二届天府文创大赛暨红色文创大赛”金、银、铜奖;《天府银行熊猫文旅信用卡》卡面获得第七届成都市民喜爱的银行卡卡面……

  今年3月,在第七届四川传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暨首届文创精品展中,《天下第一福——八方来福》以其精湛的工艺、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创意,荣获精品展金奖。这一作品就是以四川省十佳版权登记作品《天下第一福》为设计核心,通过刺绣工艺为载体,结合生动的图案,展现了福气的汇聚和流传。作品中融入文化元素和艺术手法,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深刻地诠释了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王钦甲介绍,公司积极响应发掘保护民族文化的号召,以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聚集一批有志弘扬中华文昌文化、传播中华道德精神,崇尚文昌文化“真、忠、孝、仁、善、美”核心概念的同仁,以“顺天时,享地利,拥人和”理念打造绵阳有价值、有影响、有远景的代表性文化产业。自公司成立以来,经过有效的制度化管理运行,研发设计创意作品先后获得174项著作权、6项外观设计专利、25项注册商标。


  完善制度促交流合作


  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版权保护工作,从作品登记、版权管理、版权交易制度着手,建立了健全的版权保护制度,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积极做好各方面版权管理工作。

  在完善版权制度建设上,公司从机构、人员、制度三方面进行版权工作的规范、标准化打造,设立了负责部门,专人专岗管理,并制定了版权、外观专利、商标及作品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相关工作流程,建档记录,在全公司范围内有效加强了版权工作的管理力度。

  “我们持续研发、设计优质的版权作品,加强版权合作,积极推广版权作品,宣传本土文化。同时,建立作品版权、商标、外观专利保护管理制度,针对作品做好全方位保护,真正保障版权价值有效实现。”王钦甲介绍,公司致力于文昌年画的工艺复原、新的作品创作以及传承人培训的工作,团队与省内外高校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等机构紧密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致力于文昌年画的工艺传承、文创产品品质提升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带动绵阳本地文化产业发展。

  据了解,公司团队创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传年画,被用于绵阳文明城市外宣形象作品;创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邮票》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被有关部门及四川省政府及绵阳市委、市政府作为外事礼品赠送。


  以特色资源促进创意转化


  “我们着力文化创意的成果转化,研发生产的美术工艺产品极大提升了绵阳地区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与品质。”王钦甲说。

  据了解,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对文昌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建立了包括实物、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等载体的文昌文化资源库,形成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秉承中华福文化理念,公司在《天下第一福》的前期基础上开展内容创作与设计,创造出更多关联IP,建立版权IP群集,进而构建延伸产业生态链,弘扬东方美学。公司整合“文遗+文商+文创”资源,建立福文化版权IP产业支撑平台,提供设计服务、项目规划、合作开发、大赛联名等配套服务,为福文化版权IP产业孵化提供全链条服务。公司打造福文化特色衍生品,创新线上线下消费体验平台与场所,促进版权IP生态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

  同时,公司还着重于文化IP打造、跨界合作及非遗成果转化,倾力打造出以文昌年画代表作“天下第一福”为主题的文创衍生品牌“福可吉·For culture”、福绵州、福钦元等,成功联合包括意大利奇维科红酒集团、台丽集团、四川省集邮公司、天鑫洋珠宝集团等单位推出了一系列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的作品。

  据了解,基于对文昌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入研究,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托市场经验和专业设计能力,通过原创设计和二次设计,开发并销售了“天下第一福”“福安”“福佑”系列等六大类、14小类,共70余种文化创意产品。公司研发设计的《天下第一福》《天地门神——“神荼”“郁磊”》《吉祥如意》《福自天来》《接喜纳福》等系列产品或直接以年画形式,或以文创产品研发销售的形式投入市场。以“天下第一福”为主题的系列产品,“福佑”挂件、“万福金安”银屏摆件、“福茶”系列、“福绵州米粉”等文创产品相继面世。公司还与成都天府银行合作,推出国内首个以非遗年画为主题的信用卡。

  此外,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还将年画纳入绵阳众多小学中“国学”授课的内容。公司创作基地也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昌特色文化普及基地”“非遗培训基地”等称号。

  “未来,我们将逐步通过知识产权转化,强化与旅游商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等有机结合,打造具有鲜明绵阳特色的文昌年画系列产品,让绵阳独有的文昌文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用文昌年画讲中国故事,为文化产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王钦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