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点睛策划
——以《世界最长跨海铁路桥,今天打下海上第一桩》特别节目为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4
7月9日,世界最长高速铁路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其首榀80米跨度预制箱梁成功浇筑,标志着大桥海中引桥上部结构开始施工。回望2023年3月10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开始首桩开钻施工,嘉兴交通经济广播联合南通广播电视台、苏州交通广播、宁波交通广播开启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推出了《世界最长跨海铁路桥,今天打下海上第一桩》特别节目,关注该世界级工程的首次施工,并结合浙江嘉兴、宁波和江苏南通、苏州四地的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建成通车后对于四地乃至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的地位作了深入解读,其实践也为广播新闻现场直播提供了经验借鉴。
内容为王,梳理新闻脉络
这次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分成“113”架构:1个广播直播室、1个主现场、3个分现场。
广播直播室邀请嘉兴市铁路指挥部项目专班人员以及长期从事交通规划设计的工程师,并安排电话连线国际桥梁专家、嘉兴高校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学教授等。从内容分工来看:铁路指挥部专班人员介绍通苏嘉甬铁路的项目概况、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项目概况;规划设计人员讲解目前嘉兴、长三角铁路交通运输体系,展望该铁路项目建成通车后的地位及意义;国际桥梁专家、嘉兴高校教授则从宏观角度就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对于各领域的意义作进一步概括。
1个主现场为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首桩开钻仪式的现场。记者深入钻井平台新闻现场,同时邀请施工方代表介绍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的施工步骤,重点介绍这一海上首桩施工的方式、进度以及难度。此次主现场为该广播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核心部分,现场记者进行两次直播连线,用大篇幅的内容、从不同的维度让现场嘉宾介绍此项目的情况及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让听众对该项目有直观了解。
3个分现场则是记者分别赶赴南通、苏州和宁波,每次连线都先介绍目前嘉兴到这三地的交通方式、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再与当地媒体记者或行业主管部门(施工方)代表一同介绍项目在各地的施工进度、建成通车后的意义和来往两地的便利程度。
前期策划直播节目时搭建“113”架构,目的是让直播节目先有了主轴,再通过主轴不断地衍生板块及内容,以“填充式”“嫁接式”的方式让节目内容更丰富、更有层次和更具可听性。
直击现场,丰富多样听感
新闻现场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声音则是广播媒介的灵魂。在塑造节目架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直播室+外场的组合模式,使得传播方式及听感更具多样性。
突出声音元素,更具现场感。《世界最长跨海铁路桥,今天打下海上第一桩》用大篇幅的现场连线报道来介绍项目内容,并没有选择环境声相对安静的室内,反而选择海边且具有一定风噪的环境,虽然在直播中一小部分内容由于风噪的因素会影响听感,但这也能够营造强烈的现场感。在南通、苏州、宁波三个分现场,三路记者通过与现场嘉宾、当地媒体同行的沟通交流,不断使更多人员的声音在广播中呈现;三路记者同时也是节目主持人,在运用声音方面及语言表达方面相较于普通记者更具有优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听众的听觉疲劳。
突出连线内容,更具权威性。在现场连线内容呈现上,各路记者经过前期案头准备工作,与采访对象细致沟通采访提纲。在主会场,记者与施工方代表详细谈论了此次项目的工程概况、施工技术以及需要克服的难题,如在复杂的海底以及水文情况变幻莫测的杭州湾,此次施工难度是世界级的等,让听众对项目有了直观的了解;在记者的连线报道中,尤其是在苏州的分现场,记者在介绍项目进展前,还介绍了原苏嘉铁路的历史——两地原先存在南北走向的铁路,但由于被日军破坏,苏嘉铁路不复存在。随着通苏嘉甬铁路的建设,今后苏嘉两地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同城化效应更加明显。这些内容让听众获悉相关历史事件,令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对节目有一定的升华作用。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板块,便是外派记者的现场连线报道,这不仅是现场直播节目的灵魂,也是其在传播中的价值所在。尤其是在记者语流表达、连线内容梳理、采访对象介绍等三个环节,需要打好提前量。
以点带面,提升节目内涵
这次直播特别节目以“113”架构排列,且在每个部分都用大篇幅的专业内容,多维度来介绍此次重大交通工程开工意义及建成通车后所带来的城市发展红利。
嘉宾坐镇,提升节目专业性。从策划节目问答角度,对直播室中邀请的嘉宾所交流内容做一定区分,如专班人员主要介绍通苏嘉甬铁路项目在嘉兴市域范围内的工程内容及站点设置规划,让听众对该项目有较清晰的了解。工程师介绍的内容则更专业,比如目前嘉兴市域的铁路为东西走向,若要向南或往北出行,只能通过杭州、上海绕行;此项目建成通车后,嘉兴海盐县将告别无铁路的历史;从宏观角度展望嘉兴未来在长三角区域中如何发挥特有区位优势。
专家连线,赋能节目权威性。节目在开始时,记者连线同济大学教授、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前主席葛耀君,深度解析此项目的技术难题,同时介绍国内其他世界级桥梁工程概况,并站在国内外角度,突出此次项目的重要地位。这些对于节目整体布局及内容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节目尾声阶段,记者连线嘉兴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庆刚,解析通苏嘉甬铁路建成通车后,嘉兴与长三角城市群如何更好“互动”,如何更好发挥同城化效应等,同时提出担忧:如何防止“虹吸效应”。嘉兴位于该铁路项目的中间区位,在与周边城市缩短时空距离的同时,要防止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外溢的风险。这一部分连线内容具有点睛效果,尤其是最后提出需要相关决策部门思考的问题,成为此次节目亮点之一。
整档节目时长约一个小时,内容完整、层次明晰,具有良好传播效果。但节目直播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采访可更“细”、采访可更“多”、主持可更“活”等,在今后策划同类型节目时可规避或改善。
在新媒体直播愈发便捷、快速的同时,传统媒体——广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是目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人说,广播正失去原有的优势,但实际上,广播完全可以开辟出属于自身的赛道。在讲究内容为王的新闻传播中,前期策划、过程实施更要做好准备工作,以便生产出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的节目。
(作者系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交通经济频率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