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列广播剧《梦回鼓岭》引发共鸣:

续写中美民间交往百年佳话

作者:李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24

  中国人几乎很少有不知道鼓岭故事的。

  1992年4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中国留美学生刘中汉的征文《啊,鼓岭!》,第一次向世界讲述了美国密尔顿和拜蒂夫妇对中国福建鼓岭魂牵梦萦的旷世情感和执着回归的故事。此后30多年来,关于“鼓岭”的报道层出不穷,以此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也不少,甚至有专门的音乐剧。

  广播剧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利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CGTN Radio(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资讯广播)尝试着用广播剧给海外受众讲中国故事,《搭错车》(The Wrong Train)、《谢谢有你》(Glad you’re here),短小精悍,深受欢迎。今年,总台又创作了第一部英语系列广播剧《梦回鼓岭》(Echoes of Kuliang)。

  6月底,CGTN Radio在福州举办“鼓岭新声”中美民间友好对话活动,并面向全球发布《梦回鼓岭》。曾经在鼓岭生活过的美国家族后代很激动,他们说“看”到了鼓岭当年的样子。

  今天的英语广播人是如何用广播剧演绎好这段跨越百年的佳话呢?

  深入采访调研。主创团队尽可能查阅研读了手头资料,并去鼓岭调研采风。从历史图片里挖掘细节,听山里流传至今的童谣,走访当年的村落。除了刘中汉2013年创作的纪实小说《啊,鼓岭!》里众所周知的主体故事,随着调研的深入,主创团队又发现了新的人物,新的故事,并且找到独家的表达。比如,还原展现当年各国人士与鼓岭山民共同生活的场景(社区),并精心融入了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中国古诗、中国音乐(《梅花三弄》等)、福州当地童谣、特色小吃鱼丸汤、工艺品雕漆花瓶、中式邮票、竹蜻蜓、千年柳杉树等,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不仅在剧中起到了塑造人物、推动剧情的作用,也让中外听众以更亲切、更直观的方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思想价值。

  再比如,为主人公“米屯”(密尔顿)成年后用一生寻找童年玩伴、临终呼唤“Kuliang”(当地人“鼓岭”发音)、死后也要魂归鼓岭的行为构建心理逻辑,让故事更真实更可信。5集广播剧用一半的篇幅展现主人公的童年生活,“故乡是出生或生长的地方”,“米屯”在学习中英文两版李白诗作《静夜思》的过程中,确立了出生在美国加州的自己故乡是中国“Kuliang”。童年经历最难忘。“米屯”童年与中国孩子大山和海燕的生死之交,奠定了这个美国男孩一生的中国文化底色和他的灵魂最终归属。

  音效具备电影质感。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离不开用音效构筑画面、建设场景、塑造人物、讲述故事。该剧的音效专业、精良,对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童年胆小爱哭的“米屯”居然在鼓岭的山里学会了模仿动物的声音。这种口技让“米屯”回到美国后有了在学校中脱颖而出的秘器,也是他与“鼓岭”另一条联结纽带,让他在美国同学的赞叹声中自然而然地想念中国。这是广播剧(声音)的特点、亮点。

  主题歌画龙点睛。主创团队为《梦回鼓岭》创作了主题歌《鼓岭的孩子》(Kids of Kuliang),有中式民谣版和美式乡村版,由记者李昀琦弹着吉他演唱并提前在广播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海内外网友的好评令人惊讶,甚至有网友当天就专门发邮件来询问歌曲名称。

  在剧中,《鼓岭的孩子》只在全剧结束时才完整呈现,却对全剧的主题表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主题歌的旋律在剧中多次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意象,与听众建立了一种亲密的联系。等到最后此歌完整呈现的时候,营造出剧中人与听众相知相交的氛围,听众在这种亲切而优美、时尚而质朴的旋律里,回顾中美两个家族跨越百年的友谊,自然期待中美两国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结构独特。5集《梦回鼓岭》没有解说词,完全用百年间中国和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音响)来串联,交代背景,解释原因,不仅使得这部写“爱”的温情剧有了历史剧的波澜壮阔和厚度,更深化了主题:无论世事如何变化,童年结交的友情可以抵挡一切,只有爱永远不变,永远值得期待。不只是中美两国,整个世界的未来都因充满爱而生机勃勃,希望无限。

  AI助力。广播人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并直击人心,答案就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之时就倡导的“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统一里。经过6年多的融合实践,CGTN Radio的广播人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多种媒体形式为广播听众服务,让听众享受听觉之外的美感。这一回,《梦回鼓岭》主创团队又创新性地把AI技术与手绘动画相结合,用可视化方式呈现剧情精彩片段。他们创作的相关动画短片生动活泼、亲切可感,迅速触及不同年龄层受众。有受众表示,这样精彩的故事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很适合孩子。更有网友表示,因为看了动画才去点听了全部5集广播剧,“真好听呀!像‘看’电影一样!比看电影更有想象空间!更过瘾!”

  真实报道“压轴”。在全剧的结尾,主创人员用近一集的篇幅做了一个真实报道:习近平主席亲口讲述鼓岭故事,并与曾经生活在鼓岭的美国家族后人,以及32年前《啊,鼓岭!》征文的作者亲切交谈。这再次凸显了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这段中美民间交往佳话背后的思想魅力与领袖风范,揭示了这个百年前的鼓岭故事流传至今并继续发展的内在原因。

  在6月份“鼓岭新声”活动现场,有许多美国青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和中国青年一起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收听广播剧的精彩片段,并进行角色扮演,现场演练、现场呈现。他们表示,聆听鼓岭故事,与鼓岭后人现场交流,是一次意义非凡的难忘体验。

  82岁的李怡英是《梦回鼓岭》最后一集里中国小女孩“凌英”的原型。她在“鼓岭新声”活动现场深情地唱起了生日歌。她说她在剧中“看到了”70多年前她与她的美国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情景。

  32年前撰写征文《啊,鼓岭!》的中国留美学生刘中汉说:“触动人心的不是我的文字,而是密尔顿和拜蒂夫妇对鼓岭魂牵梦萦的旷世情感和执着回归的精神。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中美民众,也在见证和呼唤着中美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美国穆蔼仁家族后人穆言灵是“鼓岭之友”的发起者,她的公公穆蔼仁曾是福州的一名教师,也曾在二战时期参加过美国飞虎队。《梦回鼓岭》中的飞虎队中尉就是以他为原型的。穆言灵听了广播剧后说,这部剧讲述了百年前一些美国青年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来到鼓岭,爱上了中国人民的故事,阐释了当人们和所爱之人共度时光时,可以建立起多么深厚的情谊。她鼓励当代的青年人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中建立友谊,激发创造力。

  如今,《梦回鼓岭》不仅在CGTN官方网站和全球各主流播客平台上线播出,还在美国纽约AM1240和“听见纽约”官方APP播出。英国专业广播剧网站“Audio Fiction”主动推荐了《梦回鼓岭》。该剧在苹果播客平台一经上线就登上美国市场排行榜,并在多个海外市场剧情类播客榜单中排名前列。相关系列融媒体产品通过广播、电视、社交新媒体和播客平台广泛发布,累计阅读量超过3500万,互动量10万+。

  《梦回鼓岭》的主人公在30多年前已经魂归故乡,但鼓岭的美好故事一直在延续。如今,一批曾生活在鼓岭的美国家族后代重返鼓岭,他们被称为“鼓岭之友”。他们一直都在积极为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而不懈努力,致力于让鼓岭情缘代代相传。由此,也期盼有更多的优质英语广播剧在电波里、在网络平台上为海外受众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与世界共同的美好。

  (作者系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